诱变机理相关论文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微生物诱变技术,对微生物的诱变效率高、遗传稳定性好。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农产品安全......
本论文研究了不同能量和剂量组合的~7Li~(3+)离子束注入小麦种子后,对M_1代小麦的辐射生物学效应,M_2代小麦的诱变效应,M_3代小麦幼苗......
学位
低能重离子注入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崭新的育种技术,由于它不同于常规辐射育种的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虽然低能重离子注......
阐述了离子束的特点、诱变的机理及其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综述了离子束在植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对离子束生物技术与传......
对空间诱变育种的优势、特点和机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空间诱变后作物生理生化和农艺性状的变化,分析了当前空间诱变育种存在的问题,展......
以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 hrysogenum)Pc05为出发菌株,利用物理诱变方法低温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其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
探讨了真空因素对大豆酯酶同工酶的影响,发现经不同真空时间处理后,大豆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短时间(0.05h)的真空处理,使......
.对离子注入的特点、诱变机理、生物效应及其诱变的特异性进行了综述.并对离子束诱变机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目的:通过物理诱变提高氧化亚铁硫杆菌(T.f)的活性。方法:利用紫外线对高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诱变,对比紫外线辐照120s、240s和300s后培......
通过返回式卫星进行搭载,利用空间环境进行诱变育种作为现代育种的一条新途径,已成为植物诱变育种的新兴领域。我国目前在航天诱变育......
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T.f菌)的生长特性以及在紫外线作用下的诱变机理.用20 W的紫外灯对距离30 cm的T.f菌液照射300 s,每间隔15 s测量......
本文对离子注入的特点、诱变的机理、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以及与传统辐射诱变效应异同进行了概述.对离子束生物技术与传统辐射诱变技......
水稻航天诱变育种是将水稻干种子搭载返回式航天器(卫星),经过空间诱变作用产生变异,在地面选择有益变异培育新种质、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近年来,重离子诱变因具有损伤轻、突变率高、突变谱广、传能线密度大,典型Bragg峰和较小的氧增比等优点而较多的应用在微生物育种中,......
阐述了离子束的特点、诱变的机理及其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综述了离子束在植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对离子束生物技术与传......
我国自 1987 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 32 年。本文对我国 30 多年来在水稻航天诱变机理,航天生物......
离子注入是一种新的诱变技术,已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离子注入引起变异的诱变机理及由此引起的生物体在生理生化......
介绍了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的定义,并对现有的几种诱变机理进行了阐述。对常见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空间诱变育种机理研......
辐射诱变育种是人类利用电磁辐射或电离辐射诱发基因突变,促进基因重组,提高重组率,以获得各种变异、创造新的遗传资源的一种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