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高发区相关论文
东海是典型的大河影响下的边缘海(RiOMar),是有机质沉降、埋藏和转化的场所,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非常复杂。脂类物质是大河影响下的边缘......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这一特定海域的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记物——正构烷烃、脂肪酸的......
近年来长江口附近海域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赤潮爆发次数增多,而富含营养物质的长江水的输入可能是海内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来源.A......
2002年8月26日-9月4日在东海赤潮高发区(29°00′-32°00′N、122°00′-123°30′E)进行了夏季航次的调查,利用......
通过对2005年和2006年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沉积物部分脂类标记物(正构烷烃、脂肪酸等)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表层沉积物有机物的来源。沉积......
根据2002年4—5月东海122°00′~123°30′E、29°00′~32°00′N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
2004年4~5月初在东海赤潮高发区暴发的特大规模原甲藻赤潮前期和暴发初期对该海域进行的现场调查,并对该海域COD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
2003年5月将Karl and Tien(1992)提出的Mg(OH)2共沉淀方法应用于东海赤潮高发区水体中磷酸盐的调查。本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测限为0.004......
苏纪兰,男,出生于1935年,湖南攸县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海洋之子”。现为973“我国典型赤潮高發区赤潮生消的关键......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是典型的赤潮多发区,每年春末夏初暴发面积达7000Km2,持续时间长达100d。氮作为浮游植物生长的必要生源要素,其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