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有机碳相关论文
为探究毛竹林下种植茶树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碳组分间的影响,该研究以毛竹纯林、竹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象,采集这3种林分类型的......
通过海洋渔业固碳增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其中的关键在于科学、精准、系统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本文剔除经典“可移出碳......
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随着光学技术的提升和现场观测数据的增加,南海PO......
在加强海洋强国建设、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愿景目标背景下准确掌握南海碳通量时空变化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2009—2018......
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经过水迁移方式流失量的增加是泥炭沼泽碳损......
现今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显著上升,造成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而海洋生物泵过......
海洋有机碳存量估算对研究碳循环过程和预估气候变化趋势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有机碳存量可以通过遥感反射率、水体光学特性等参数反......
【目的】阐明垄作免耕对稻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和δ13C的影响,为揭示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累积、转化的特殊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依托于江西鹰潭孙家典型红壤小流域,以新稻田(NP,20~30yrs)、中期稻田(MP,50~60yrs)及老稻田(OP,400~500yrs)为对象,按土壤发生层至下而上采......
土壤活性有机碳是土壤碳库变化的敏感指标,可以及时反映土壤碳库的周转变化过程。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具有不同的物理学特性,对外界......
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土壤有机碳被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或物理化学保护对土壤有机碳固定具有重要意义。黑土是我......
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随着光学技术的提升和现场观测数据的增加,南海......
为了评估大型水库对河流碳循环的拦截作用,选择清江流域最上游水布垭水库为典型案例,采用德国元素公司vario TOC分析仪对定期采集......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碳与pH,Eh,盐度、化学耗氧量、硝酸氮、亚硝酸氮、活性硅酸盐的关系。由此得出......
基于黄河口海域实测数据,建立了利用745nm(模型1)和680nm(模型2)波段遥感反射率的颗粒有机碳(POC)浓度反演模型,得到的平均相对误......
采集不同有机物料施用下原生盐碱土壤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在4000~5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分析了其......
红松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红松、落叶松共存)、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蒙古栎林是北方森林系统中较为典型的林型,通过样线法调查四种......
该文进行了对虾养殖生态系中有机碳生物地化循环的研究.通过面积为1亩和2亩的封闭式大型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考察了对虾养殖生态系有......
长江口是世界第三大河的入海口,每年长江径流携带巨量陆源有机碳入海,对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
本文通过棕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及有机肥用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影响,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黑土、棕壤和红壤三种地带性土壤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组分的研究,探讨有机肥对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组分的......
地表水中的有机碳是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核心组分之一,可以反映流域生态环境概况,也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海山区颗粒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深入认知大洋海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8年3月对西太平洋Kocebu海山......
高颗粒物浓度的内陆架边缘海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OrganicCarbon,POC)的动力学和输出通量非常复杂,但其在陆架边缘海碳循环过程中......
该文实验测定了黄河口、长江口、大连湾、东海、南沙表层沉积物中九种污染金属元素(Cd、Zn、Hg、Cr、Al、Cu、Fe、As、Pb)1mol·LH......
本课题来源于973“中国典型河口碳通量研究”。论文根据国内外对河口咸淡水混合区水体中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研究现状,通过目......
本文研究了 9810号台风影响下九龙江口及厦门西港表层海水颗粒有机碳 (POC)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某些环境因子的关系。除厦门西港低潮......
根据2007年1~2月对黄东海大面调查的资料,分析研究了黄东海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冬季黄东海POC的浓度范围是2.......
南海不同水层的颗粒有机碳通量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积累率的对比,以及氨基酸、氨基糖、糖类物质的组成变化表明,南海水柱中的颗粒有......
1997~ 1 998年台湾海峡两个航次的数据表明 ,颗粒有机碳 (POC)的平均含量为 0 .1 2 0± 0 .0 0 9mg/dm3 ,表层POC浓度在夏季和冬季......
2002年9月,在海州湾外侧(E1站)、黄海冷水团(E2站)和黄、东海毗邻水域(E3站)分别放置沉积物捕获器采集沉降颗粒物,研究其垂直通量.......
2001年5—6月对辽宁省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的两种模式轮虫培育池有机碳库储量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静水池溶解有机碳(DOC)和颗......
由于养殖密度和产量较高,滤食性扇贝的养殖活动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收获贝类能够从海域中移出大量的颗粒有机碳......
根据2012年9月在黄河口及莱州湾取得的悬浮体和水文调查资料,探讨了非调水调沙期间黄河15及莱州湾颗粒有机碳(POC)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
研究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退化红壤区生态系统重建与土壤质量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在......
1999年4月对我围南沙群岛渚碧礁海水中溶解有机碳的分布及礁坪区颗粒有机碳(POC)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周日变化特征进行了观测。结......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对苏州河、黄浦江4个固定站点的表层水样进行逐月采集,测定溶解态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根据河流颗粒有机碳浓度(CPOC)、溶解有机碳浓度(CDOC)与河流总悬浮物含量(CTSS)和流量(Q)的关系,构建广东省北江流域河流有机碳浓度估算模......
土壤有机碳库特别是森林土壤有机碳库贮量的微小变化,均可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显著改变。土壤活性碳指受植物、动物、微生物影响强烈,......
2008年12月对黄河三角洲北部及其毗邻海域悬浮体浓度(SSC)和颗粒有机碳(POC)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该海域水文资料,分析了该区冬季SSC和POC......
基于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对塘西河水体中颗粒有机碳(POC)和溶解有机碳(DOC)为期一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塘西河水体中POC、DOC浓度时空......
在23 a的田间定位试验区,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
就冬季东海陆架典型海域 POC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黄海沿岸流影响的中陆架砂质区 POC和悬浮体含量高, POC的垂直分布表......
2011年8月、10月、12月和2012年4月对大连獐子岛养殖海域共14个站位进行了大面调查。对其中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氮(PN)的时空分布特......
以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土壤为材料,采用土壤有机碳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POM 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