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史观相关论文
《满族文学史》四卷本的编辑出版,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精神和进步史观。这部著作民族特色突出,体现出民族意识和心理,突出了满族作......
循环史观是古希腊主要的历史观,它以灵魂不朽、轮回转世的观念为理论前提,往往还兼带有历史退步论和宿命论的色彩,体现在古希腊的神话......
<正> 孔多塞侯爵(Condorcet,Marie Jean Antoine Nicolas de Caritat, marquis de,1743—1794)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最后一位思......
在我国学界,"学衡派"通常被视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但事实上,"学衡派"同样开展了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和批判。对于传统儒学,"学衡......
伏尔泰《风俗论》一书的全名是《风俗论——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曼至路易十三的历史》,这本书不仅仅考察风俗的历史,而且......
西方如何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身份认同,也就是说西方是怎么样叙述并定义自身的,这个问题是西方社会的一大基本问题。本文......
论历史进步姚军毅社会发展与历史演进的未来走向,蕴含在人们现实的历史创造活动之中,亦即取决于人们现在怎样行动。人们现在怎样行......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许多属于悲剧人物。本文探讨了《史记》悲剧人物的层次、悲剧人物的审美特点、悲剧......
何霜梅出版于1930年的《中国药物学史纲》是近代以来中国首部药学通史,但是尚未受到学界足够重视。通过揭示著者的生平与著作,继而......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到的世界(西方)在变,回应变化中的世界的方略也在变。行动中的变往往受制于认知的变。变局观的生成以古典......
循环史观是古希腊主要的历史观,它以灵魂不朽、轮回转世的观念为理论前提,往往还带有历史退步论和宿命论的色彩,体现在古希腊的神......
一个"多民族政治体"形成和存续的核心在于一套能够使具有不同政治与文化传统的诸民族"各安其位"的"秩序",而"民族史书写"正是这一"......
内藤湖南曾9次到中国大陆访问,其中1899年、1902年的访问对内藤史学立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1902年秋的访问中,内藤湖南......
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推进,对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概念的理解,已经日益凸显出理论的重要价值.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外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的精神元素交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与之相适......
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史学——“上帝”历史现在史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这并不完全意味着历史学的全面倒退,相反,它带来了全新的历史观......
民族伦理文化是不断变迁的,但变迁并非全是革新、优化,也包括某种脱化与退化。代嬗史观、进化史观、进步史观等理论范式对民族伦理......
在西方现代性视野中,中国形象首先表现的意义是悠久的历史,它在文艺复兴晚期动摇了西方的基督教传统,确立了人本主义世俗历史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