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关论文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针对我国国情并且借鉴列宁和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以及苏联工业化经验,毛泽东提出以“三个并举”为主要内......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活动集中在“一五”时期和“大跃进”时期,虽然这两个时期在引进基础上的创新活动都是在重......
探讨了我国农业合作化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本身孕育着深刻的矛盾.随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推行,同落后的......
中国制造业绝大多数企业的优势还体现在制造环节,即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历程建国后我国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独立完整工业......
【正】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形成并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政府通......
建国之初,为了尽快摆脱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与轻工业先行发展的工业化一般规律相反,我国实现了以"赶超"为特征的重工业优先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又有其特殊性。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统购统销制度......
摘 要: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的形势和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双重任务,列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从历史背景和主要......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原因在于初始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二元供给体制是建国后......
<正>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建设的核心,被称为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和里程碑。近年来,"1950年代的中国"研究方兴未艾......
一、我国的户籍制度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产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基于古典多部门分析框架,本文在新编制的中国1957—1973年历史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了重工业基础对轻工业技......
西部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缜密的论证,提出了“双向经济环流战略”的新构想,写出了系列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赶超战略的再反思及可供替代的比较优势战略林毅夫,蔡昉,李周一.引言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战略抉择是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功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林毅夫最近10多年,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反映这场变革的最为......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建立了城乡二元税制,并采取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
<正> 一、且前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其产生的原因。我国经济改革目前正陷于严重的困境,其集中表现有三个方面:第一,流通领域出现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1978年为界分别形成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三步走"战略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对应建立了......
我国的工业化经历了三个变革阶段: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阶段;各产业协调发展、突出科技作用的战略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的新型工业......
...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鉴于旧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低、城市工业结构畸形、区域城市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落后状况,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新中国......
本文建立了一个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均为内生决定的动态模型,同时考虑重工业投资和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通过比较分散经济下和社......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1949年-1978年中国历次技术引进的实际目的首先指向的是增加生产能力,为此,成套设备成为最主要的引进方式......
<正> 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产品数量和结构的供求矛盾,曾多次影响或阻碍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问题,一直是并将继续是我国工......
<正>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建设的方针是以重工业为主,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这种战略的内在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政权的更迭,而且更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中国共产党......
<正> 最近10年,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反映这场变革的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纷纷进......
对赶超战略的反思林毅夫,蔡昉,李周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经济改革的侧重点在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
理论研究表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增加,农村收入水平下降,城乡差距扩大。本文利用中......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城市化和城乡工资差距的影响。文章证明,落后国家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导致更低......
为什么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对其他改革中经济的含义林毅夫,蔡昉,李周一、引言将一个中央计划经济转化为分散的市场经济,经济学家通......
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过程和经济发展,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的聚集,逐渐地向城市转化的过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传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新世纪保持经济增长源泉需要政府继续实施以“控制人口......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是形成我国城乡差别、市民与农民的差别、工农业非协调发展以及农民贫困、农村落后和农......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劳动力市场形成一种二元结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经济的就业体制与工资形成机制并存且彼此消长。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