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相关论文
<正> 教学内容要点一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从1949年10月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从新民主......
“一五”时期是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开端,在新中国规划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五”计划开始后,为了配合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二五”计划开始时期,国内经济状况较好,“一五”计划的辉煌成果使得一些领导人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忽视对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近几年高考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经历了从仿效苏联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
选择题是决定考生高考成败的关键一部分,也是考生感到恐惧的一部分。历史选择题的难度较大,尤其是材料选择题其难度更大,考生普遍感觉......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有6项安排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以包钢为主体的包头工业基......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镇南关(现友谊关),宣告广西解放,从此开创了广西历史的新纪元。解放前的广西,工业基础十......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共产党为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阶段性计划。“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既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梦想而......
1956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一五”计划建设出现的问题,就如何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以......
近代以来洛阳的工业落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以小型企业和轻工业为主,工人技术水平不高,洛阳是工业落后、城区面积狭小的传统城市。......
“一五”计划(1953-1957年)工业计划每年速长15.5%;集中力量建设156个项目;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超英赶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工业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寻......
兰州供水集团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的配套项目,近年来,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秉承企业两个文明一肩挑、两个效益一起要的指导......
作为国家第一个一年计划的主要制定者与实施者,陈云同志的诸多经济主张、理论观点、工作方法及具体实践精神在“一五”期间发挥了重......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陈云不仅致力于指导国民经济恢复,还亲自主持编制“一五”计划,并在具体经济建设中,提出“建设规模必须与......
[摘要]作为西北边陲重地、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兰州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是黄河之滨的重要工业发展基地。鉴于其地理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辽宁是全国建设的重点省份,国家从全国招聘、调集了4000余名科技人员来辽宁工作。“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又从......
摘 要:“一五”计划时期,在齐齐哈尔的三项重点工程建设中,中共齐齐哈尔市委领导全市人民为三项重点工程建设服务,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经济千疮百孔,工业基础非常薄弱。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奠......
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在经历了筹建之初的一波三折之后,在科学"大跃进"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陕西分院、兰州分院等分院机构得以成立,形......
实现现代化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悲壮的主题.但直到毛泽东时代才真正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毛泽东是一位以振兴中华民族......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1953-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时期.作为“一五”计划的主要制定者与实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北的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西北出现了两次经济开发的高潮.第一......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争取实现“三步走”的目标。工业化-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将在这个世纪......
新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财政,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保证作用......
“三线建设”是党中央继“一五”计划之后第二次开展的大规模西部建设。它以建设经济纵深、尤其是军事纵深为目的,将东南沿海很多企......
<正>华北制药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被称为新中国制药工业的摇篮。因为华药,因为有了抗生素,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增......
离别钩,似剑而曲,似刀非刀;寒光闪处,离别已至。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是一个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地理上......
【正】1954年,华中第一重镇武汉遭到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也就是在这一年,国家计委批准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计划。该工程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
提起计划经济,人们想到的就是"大锅饭"、"大跃进"、"人民公社"、"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等。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当初我们一开始就选择市场经济,......
五年计划(后改称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
<正>五年计划(规划)是中国规划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十个五年计划来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保持和加强国民经济全局和整体的平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陈云正是依据马克思......
<正>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建设的核心,被称为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和里程碑。近年来,"1950年代的中国"研究方兴未艾......
通过对陕西经济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三次机遇期特点的分析比较,揭示出在今天西部大开发机遇期面前,陕西应有新观......
“156项工程”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项目,项目的确定主要是通过三次谈判精心酝酿而成,项目布局的特点是以改变工业布局的不合......
<正>第一个五年计划,即1953—1957年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全面的中期国民经济计划。它的成功编制与实施,对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