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蕉相关论文
香蕉(Musa spp.)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但常常遭遇低温等伤害,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芭蕉属(Musa)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植物,常作为重要观叶植物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及景观布置。但是由于芭蕉属植物多数容易受低温伤害,......
广西是世界香蕉的起源地之一,有丰富的野生蕉类资源。开展广西野生蕉调查、收集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可以为地方香蕉抗性育种和遗传改良......
我国是香蕉(Musa spp. )的起源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蕉类种质资源。香蕉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野生蕉在内的天然基......
摘 要 采用RT-PCR结合RACE法从福州野生蕉试管苗中克隆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cDNA序列,命名为MuCry1、MuCry2a、MuCry2b......
以广西野生蕉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液、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其花粉萌发率及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培养液对野生蕉花粉萌发......
利用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PCR—RFLP标记和RAPD技术对采自深圳的3种野生蕉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与香蕉枯萎病连锁的RAPD......
以福州市日溪乡自然居群的38份野生蕉样品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并结合相关软件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13条引物共扩增......
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2种聚类方法对中国分布的3组12份野生蕉进行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以芭蕉属种质资源25核心表型性状为依据.......
分析九龙山野生蕉(M.balbisiana)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及核型模式图。结果表明:其核型类型为“2A”型,染色体主要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对广西博白县野生蕉的调查表明,野生蕉的假茎高度500—600cm;叶片开张,叶基两边圆形且对称;果指紫红色,种子较多,平均每果指种子数343.8粒......
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木霉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中克隆获得了几丁质......
为进一步完善福建野生蕉遗传背景研究,对采自福建省三明市和福州市的3个野生蕉自然居群共100份叶片样本进行ISSR分析,并结合NTSYS......
对3种类型的福建野生蕉进行了离体繁殖研究.以三明野生蕉试管苗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宦溪野生蕉、北峰野生蕉吸芽为材料建......
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和福建地方著名栽培品种天宝蕉(Musaacuminata,AAA' group)叶片为材料,克隆获得ω-3......
本研究对福建香蕉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并以福建53份香蕉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了离体保存、形态学鉴定等研究。同时,利用RAPD技术进行了福......
本文以闽侯野生蕉(阿宽蕉,Musa itinerans)果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颜色(绿色和紫色)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探讨miRNA在野生蕉不同......
长走茎类野生蕉引种时保留部分地下茎;田间保存采用小区块种植,区块间设置保护行作为品种(品系)间缓冲;保护行内先行种植栽培香蕉......
香蕉为芭蕉科芭蕉属热带果树,世界第一大宗贸易水果。香蕉起源于热带,喜温畏寒。我国栽培香蕉历史悠久,但福建、广西等多个省份为......
学位
用酸性溶液浸提法提取三明市野生蕉紫色果皮花青素,pH示差法测定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以1%盐酸-甲醇为提取液,平衡时间80分钟,测......
【目的】探讨三明野生蕉Ran基因在低温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和q RT-PCR克隆Ran基因,并对......
芭蕉属植物是热带南亚热带重要的观赏植物。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蕉——阿宽蕉(Musa itinerans)是一类观叶、观果的芭蕉属植物,在......
从拟南芥中克隆CBF1基因,转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XbaI和SacI位点,得到中间重组质粒pBI121-CBF1,用EcoRI和HindⅢ将35S启动子与......
芭蕉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性植物,野生蕉作为新兴的芭蕉类观赏植物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福建省分布有丰富的野生蕉资源,各地野生蕉在形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