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府相关论文
宋代人口迁移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代移民现象与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密不可分。镇江处在大江与运河两条古代高速通道的......
【正】 (一)倚阑看碧成朱 ——从辛词咏范氏文官花谈起 倚阑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几许春风,朝......
《长江江防图》描绘清初长江中、下游的军事防御体系,是研究中国地图史和清初军事史的珍贵资料。一该图绢地、黄绫装裱,纵59.7、......
<正>明代漕河因地为号,分为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和浙漕共七段。江南运河即浙漕,起自京口闸,终于杭州北郭务,全长近......
<正>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他的词流传至今,有六百二十多首,不仅其数量是在现存两宋词人的作品中,居第......
大运河镇江府城段自隋大业六年(610年)开凿至明朝初年,其水道长期稳定在今南水桥—酒海街—梦溪园巷—梳儿巷—第一楼街西侧—万古......
<正> 宋代《禹迹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据了解,《禹......
<正>1986年12月8日,镇江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及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处......
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曹树基太平天国战争对于人口的影响,是历史学界颇为关注的问题。这场战争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带来......
<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简称《永遇乐》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品。明人杨慎《词品》称此词为"稼轩词中第一"。在稼轩629......
汶上县档案馆馆藏的清代《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总图》于2002年3月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作为入选的珍贵档案文献,对清代......
新编《镇江市志》,是我迄今所见的江苏省第一部完整的省辖市志书,也是目前全国已出版的少数省辖市志书之一。读后深为感奋,可喜,可......
宋代靖康乱后江南地区的北方移民吴松弟北宋末年靖康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民为避难迁入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形成我国历中上第......
明代镇江府的"江南"归属,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其间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元朝末年,镇江作为朱元璋的"兴王之地"之一,与原......
<正>(申)苔草类313【马勃】以广东南顺之桑基产者为佳,质松浮。其次广西产者,再次则产于河南府省开封府,质结而重。均十月新。主治......
<正>211【佛桑花】产广东,各属均有出,但以北江、连州为多出。主治:润容补血。《本草纲目拾遗》212【仙鹤草】产江苏省苏州府。五......
姚锡光与镇江江防快炮台戴志恭姚锡光,字石泉,又号石荃,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东乡滨江人(即今之丹徒镇),生于咸丰七年(1857)确切卒年不详。少时聪敏......
<正>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词)的作年至今仍有争论。自近人梁启超《跋四卷本稼轩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