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骨底板相关论文
在人工耳蜗植入中插入足够数量的电极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一些由于脑膜炎、颞骨骨折、先天性畸形、耳硬化症等原因引起的耳聋患者 ,......
目的:通过对计划行分期鼓室成形术的5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实际完成二期听骨链重建术的19例患者的术后听力疗效......
听觉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并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波动。和水波一样,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里,水面就会产生一层层的波纹......
目的 报道显微镫骨切除术方法改进后用于治疗薄板型镫骨型耳硬化症的经验。 方法 镫骨底板部分或全切除后 ,采用自体颞筋膜铺于......
中耳听骨链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动力学系统,建立合理有效的中耳听骨链系统有限元模型,将有助于阐明中耳声音传导的力学机理,为中耳听......
<正>耳硬化(otosclerosis)是Trltsch于1881年命名的,但他误把鼓室黏膜硬化改变当作镫骨关节强硬的原因。Politzer首先指出耳硬化......
先天性耳畸形是指人出生后耳部结构发育异常并常伴有听觉功能障碍,它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个有耳廓畸形......
<正>鼓室成形术(tympanoplasty)是在清除中耳病变的基础上重建中耳的传音结构与功能的显微手术。鼓室成形术的成功实施应同时达到3......
外淋巴瘘 (PLF)是急性耳蜗前庭紊乱的重要原因 ,病因仍待阐明。该作者对 12 0例 (男 92 ,女 2 8例 ,平均 4 0岁 )确诊为 PLF患者的......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microtia and atresia,MA)是耳科最常见的一种畸形,主要表现为出生后耳郭形态异常,可伴发外耳道狭窄和闭锁、中......
<正>耳硬化症(otosclerosis)又名耳海绵症(otospongiosis),是发生在颞骨内独特的相当复杂的骨质重建障碍,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该......
中耳手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50年代初期,德国的Wullstein提出鼓室成形术的概念以及分型,对中耳手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此后,......
1 耳的胚胎发育耳的胚胎发育过程是人种系发展史的很好写照:原始的平衡终器、晚后发育的听器以及脱离了水环境才演化的声音传导构造......
鼓室硬化系中耳慢性炎症后遗的黏膜或黏骨膜退行性病变,是引起传导性聋的一种常见原因。早期对鼓室硬化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存在争议,......
1概述人耳鼓膜有效振动面积约为其全部面积的2/3。它和镫骨底面积比为24.3:1,近年验算约为36.5:1,听骨链杠杆比为1.2:1。鼓膜曲率使声作用在......
耳硬化症由Valsava于1704年首次发现,而AntonvonTroltsch于1872年首次使用了耳硬化症(otosclerosis)一词,以区别于鼓室硬化症(tympano—......
<正>声音经圆窗传入耳蜗,可产生类似于经镫骨底板传入的听觉效果,圆窗刺激的临床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刺激圆窗对耳蜗的影响仍未完全......
脑脊液耳漏(cerebrospinal fluid otorrhea,CSFO)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脊液循环系统、特别是蛛网膜下腔与中耳相通,以致脑脊液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