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锡熊相关论文
18世纪,中国和欧洲先后修纂了一部代表各自所属文化圈的大型书籍《四库全书》、《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二书编......
上海老城厢天灯弄有一幢叫作‘书隐楼”的私宅,它是上海市区保存为数不多的清代早期建筑,并于1987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
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是一部庞大的丛书总成.乾隆皇帝于1772年2月下旨,由皇八子永璇总负责,纪昀、陆锡熊为总纂官,历经10年艰辛编纂......
方志的地域性亦称区域性和地方性,是方志的本质特征之一。方志因为有了地域性这一本质特征,其内容和对象也就有了明确的规定性。贾思......
国家图书馆所藏"陆费墀《颐斋文稿》",其书名和作者均存在明显问题。通过仔细检核其内容,并将其与南京图书馆所藏陆锡熊《宝奎堂余......
陆锡熊(1734—1792)是乾隆时期重要诗人。他师尊杜甫,推崇李白、苏轼。同时代人雷国楫认为其诗歌"雅炼俊洁,足为浮廓针砭。"他在清......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号耳山,松江府上海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由中书舍人,仕至左副都御史,五十七年(1792)卒于奉天......
【正】 “写真”是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真”这个概念,在我国早期绘画中多是用来说明描绘“真实”,“逼真”。《历代名画记》......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初一日朝廷封赠陆锡熊父母的诰命文书,是清代荣典制度的重要例证,亦是反映上海地区明清时代人......
以往一直被误作陆费墀稿本的《颐斋文集》,实为《四库》总纂官陆锡熊的文集稿本,其中收载了六篇有关《四库》的新文献。这些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