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化学相关论文
为了解华北工业地区降水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使用干湿沉降自动观测仪采集了河北唐山市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大气降水样......
大气降水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养分来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研究森林与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森林对降雨的分配以......
当前珠三角地区酸雨现象日益严重,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尤其是对地表水水质影响较大。在广州重要的水源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大气污染是当前影响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及自然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环境问题,具有积累的长期性、传输的长距离性和影响的全球性的特......
根据瓦里关2005-2014年监测的降水化学资料,分析瓦里关地区降水的pH值的年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瓦里关过去10年 的降水平均p......
为了解辽宁省背景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及其与大气传输的关系,于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辽中县水文监测站进行了降水化学特征观测,测量......
利用野外监测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2003年3-5月在太湖站、拖山站、东山站降水化学成分,计算了2003年春季太湖水气界面受纳的各离子......
关于降水中离子浓度与pH值关系问题的研究多是基于降水化学数据的统计分析.从酸碱平衡理论出发,在电中性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降水......
为了解泰山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来源,于2004年7月至12月间在泰山上采集了23场降水样品,进行了pH值、电导率的测定、主要水溶性......
日前,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揭晓,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项科研项目喜获资助,共获得研究资助经费96万元。其中,卢爱刚教授申报......
日前,我校校长丁德科研究员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研究”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人文学院......
利用1991~2004年广西南宁市降水化学成分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不同大气环流背景下南宁市降水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
为了解陕西省蒲城县大气降水中水溶性化学组分及其来源,对2014年2—5月采集的降水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K~+,Ca~(2+),N......
为查明我国北方沙漠地区降水化学组成及来源,在阿拉善沙漠高原阿右旗气象站采集了2013—2015年的降水样品,测定了降水pH、EC (电导率)......
大气降水中离子成分的电导率具有可加和性,国际上已经普遍应用该原理对大气降水离子成分观测的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即所谓的相对......
降水中离子浓度检验pH值的研究是基于降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从酸碱平衡理论出发,通过降水中阴阳离子浓度,计算理论pH值,再用理......
文中报告了1998年1~12月,在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 海拔10.0 m)采集的115个有效降水样品的pH值、电导率和化......
对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林冠层穿透水、灌木层穿透水和草本层滴透水中N、P、SiO2、K、Ca、Mg、Cu、Fe、Zn和Mn共10种养......
首先从中国的酸雨研究历史出发,综述了中国近20年来的酸雨区域分布变化,指出中国的酸雨重灾区正由西南向华中地区转移,且酸雨面积......
对樟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树干茎流、穿透水、林内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中N、P、S iO2、K、C a、M g、Cu、F e、Zn、M n共10......
国外从19世纪开始进行森林降水化学的研究,那时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论证森林对降水中水化学物质的再分配、迁移扩散规律等.20世纪70年......
研究并比较了湖南酸雨区韶山小集水区林内降水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与大气降水相比,穿冠水和地表穿透水中的富集的离子浓度除了NO ......
大气降水同位素对气候及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是研究水循环、古气候记录和地下水补给及循环基础指标;大气降水水汽来源的识别及量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酸性降水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酸沉降及其降水化学组成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上海是世界上大气......
湿沉降和湿清除作为一个大气环境的一个重要反馈以及大气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其时空变化,理化特性,影响因子一直是学界的关注重......
通过连续收集降水样品对河西走廊东段大气降水特征及水汽来源进行研究,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富集因子和HYSPLIT模型,探讨2013......
本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森林细根生物量与生产力、调落物、粗死木质残体和森林降水化学等。对......
对华北区域本底站1999~2007年239次降水过程的气流后向轨迹进行分类,从中选取典型西北路径、西南路径和东南路径降水,研究了不同输......
2009年5月~2010年4月收集了崇明东滩湿地降水,测定了样品的pH值、电导率和主要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并利用富集因子法和后向轨迹分析......
利用2007—2009年瓦里关本底台降水化学观测资料,分析了瓦里关降水的pH值、电导率及Cl-、NO-3、SO2-4、NH+4、K+、Na+、Ca2+、Mg2+......
1 997年夏季在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区 ( 2 8°33′N ,85°4 4′E)海拔 580 0m~ 70 0 0m区间对 4次降雪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工......
1993-2002年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站网在北京地区有两个观测站,2003年增至3个。根据北京3个酸雨观测站的有关资料,研究了北京市酸雨......
2005年4~9月在广东省云浮市采集到28场降水样品进行降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O42-和Ca2+是物质的量浓度最高的阴、阳离子,平均量浓......
为了解南京江北地区降水化学特征,分析了2011年3—6月共25个降水日的109个降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了......
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始建于1989年,最初仅有22个。1993—2005年,一直维持在85至88个,经2006和2007年两次扩建达到294个站。考虑到资......
对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甘肃省武威市降水事件中常量离子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和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对......
摘要:根据渭南城区和乡村地区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采集的降水样品中主要离子浓度的测试结果,运用趋势分析法分析了两地降水中常量......
1989年至今,中国气象局陆续建立起包括88个站点的酸雨监测网,它是我国唯一全国性的、监测区域大气酸沉降的业务站网,覆盖了我国除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