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频率相关论文
岷县簸箕沟金矿因人类开采活动引发了矿山泥石流灾害.采用FLO-2D软件模拟分析了降雨强度重现期50 a及100 a条件下的簸箕沟泥石流运......
为总结2020年暴雨洪水特性,详细分析了2020年暴雨洪水过程,介绍了水库调度及圩区分洪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梅雨期时间长,降雨强度大,累......
强降雨是导致尾矿库发生溃坝灾害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究强降雨洪水条件下尾矿库溃坝灾害影响,依托四川某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不......
为定性了解无资料地区的产流模拟计算时,不同降雨频率下吸收率S_r、导水率K_s和流域持水度B_0三个参数对双曲正切产流模型的影响,......
泥石流灾害是一种具有形成原因及其复杂、暴发突然及损害性极大等特点的自然灾害,历史上北京山区曾经发生过多起较为严重的泥石流......
温度和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呼吸的重要扰动因子,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未来干旱半干旱区增温和降水变率增大对土壤呼吸有着重要影......
鉴于三峡库区降雨标准化、定量化研究对库区降雨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学期望公式(Weibull公式)与P-Ⅲ型频率......
今年的汛期真是名副其实,特别是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以来,雨水几乎天天光临京城,南方多省也遭遇暴雨袭击,降雨频率高,局域性强。汛......
研究区位于“5·12”地震重灾区,震后急速增长的物源和震区陡峭的有利地形条件使得汶川地区新增1000余条沟谷泥石流。震后震区经历......
论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降雨强度的等量增雨和氮添加实验,研究温带草原土壤氮矿化潜力对不同增雨模式的......
在水文工作中,经常的是经验频率法排频,对降雨进行频率分析,便可得知典型频率下的降雨量,从而合理安排水稻的需水补给工作。采用P-......
摘 要:塘坝灌溉是当前江淮丘陵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研究江淮丘陵塘坝灌区的抗旱能力,对于促进灌区塘坝水利工程建设及农业产业结构......
2007年8月10日至12日(简称“8·10”),青岛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降特大暴雨。青岛城区降雨量为272mm,在年最大3日降水量系列......
于2005—2006年,借助TH-150A采集器和微气象观测场对典型红壤区(鹰潭站)大气气溶胶总悬浮颗粒物(TSP)与降雨进行定点观测与采样分析,结......
[目的]探究干旱区不同降雨模式对藻结皮覆被区土壤碳释放的影响,为精确估算干旱区生态系统土壤碳释放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乌......
研究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可能影响,能让人类在面临气候变化时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利用大气环流模式HadCM3的结果和国家气象局提......
利用广州5个地面观测站2008—2019年逐时降水资料,基于4分位、线性统计等方法,对近10年来广州市短时强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以强震区四川省汶川县为典型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信息量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震区震后特 殊的地质环境,首先,选取了 6类影......
若如村泥石流堆积扇前缘分布有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以及在建的青藏高速公路三大交通工程,对其危险性研究十分必要。在详细野外调查......
浑江流域梯级电站群,多年来通过分析利用流域洪水预报、天气预报等综合信息,合理预蓄预泄,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电站的综合......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水文气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受到了直接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极端水文气象事件的影响对防灾减灾和工程......
'5·12'汶川地震后大量滑坡崩塌体出现,伴随极端降雨极易向泥石流转换,其规模及危害程度远高于预期.2010年8月13日都......
对广西桂林不同降雨频率与不同灌溉方式下的降雨利用、径流量分析研究表明,晚稻降雨利用率远高于早稻;早稻在"薄、浅、湿、晒"、间......
为了得到黑龙江地区不同降雨频率下的干旱情况以及玉米灌溉需水分布,利用1990-2015年黑龙江72个站点逐月降雨数据,研究了玉米生育......
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是灾害防治较为有效的软措施之一,也是进一步实现灾害风险管控的必要前提条件,对于指导震区重建规划和......
本研究利用多种卫星传感器观测数据,结合飞机观测和地面监测站多年长期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年来气溶胶污染最为突出的东亚-中国地区......
汶川地震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及附近于2010-08-14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简称"8.14"泥石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
为了健全辽宁省凌河口湿地生态建设,利用3S技术,结合湿地景观破碎度,采用生态学的计算方法,对1995-2014年凌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
摘要:针对南昌县频繁遭受季节性缺水干旱状况,通过选取典型代表年,开展水稻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确定稻田最优灌溉模式,建立水稻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