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模式相关论文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气候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对地球气候的物理......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区域。青藏高原发育大量冰川,冰芯记录的降水稳定同......
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中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四次获得冠军,成为世界上首台运算速度超......
本文给出了一个缩减大气环流模式自由度的新方法,理论基础是强迫耗散非线性系统的高维相空间将演化到一个低维的吸引子上.具体方法......
大气环流模式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成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大规模异构众核的并行计算系统上高效地并行运行复杂的大气环流模式是......
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气候与水资源之间密切相关,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水资源的需求量。而这方......
热带地区平流层风场的准两年振荡现象(QBO)是中高层大气中重要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包括开尔文波,混合罗斯贝-重力波在内的赤道特......
现有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大多采用普通经纬度球面网格,该网格设计简单,并且有很好的正交性,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种网格也有不足之......
植被通过其自身的生物物理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对陆地表面与大气之间的物质、能量和动量交换起到重要控制作用,能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
从宏观尺度来说,气候是决定地球上植被类型及其物种分布最主要的因素,而植被和物种分布则是地球气候最鲜明的反映和标志。气候变化......
大气的循环是影响地貌景观的重要系统,通过研究该系统及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弄清楚中南阿拉斯加的地貌成因.在梳理全球大......
阶梯山脉或η垂直坐标已成为消除在沿陡坡面计算气压梯度力时出现的数值误差而建议的一种解决方法.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描述采用......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del speed and model In/Out (I/O) efficiency of the high-resolution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第一代大气环流模式(AGCM1.2)的基础上,将其水平分辨率从原先的4°×5°分别提高到2°×2.5°和1......
基于与NCEP资料结果的比较, 研究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大气环流模式SA......
利用观测海温驱动下的北京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AGCM)1979—2000年的模拟数据,从亚澳季风(A-AM)年际变率的角度,对该模式的性能进......
该文简单介绍了GISS海气耦合模式,并且利用该模式进行数值模拟,以此来判断其模拟能力,尤其是对亚洲地区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模拟的......
研究两种不同辐射参数化方案(Morcrette方案和Ritter方案)对一个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一个海洋环流模式的耦合模式的模拟和回报效果......
通过考虑动量表面拖曳并利用牛顿松弛方法将温度松弛到纬向对称的温度场,对GRAPES模式的动力框架进行了长期时间积分试验。通过统计......
陆面过程是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基本物理、生化过程之一。根据陆面过程研究的发展进程,介绍了三代陆面过程模式的不同特点和......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and 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
这份报纸在第二十个世纪集中于在和平的十的摆动(PDO ) 和东方亚洲夏天季风(EASM ) 的十的变化的阶段转变之间的关系。第一转变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发展的高分辨率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自从发展成R42......
此文旨在研究气候数值模式的长期计算时受舍入误差的影响。通过对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采用不同CPU数计算时获得的长时间积分结果进......
大气环流的变异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OD)事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风场旋度分量和散度分量角度出发,利用观测资料和大气环流......
将一个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与大气所LASG的R 15九层大气环流模式GOALS相耦合,用来模拟多年平均的全球气候状况.AVIM是一个......
利用日本气象局GSM9603大气数值模式和客观分析资料以及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大气再分析数据研究比较全球大气角动量变化.分析表明,三......
用一个耦合的全球格点大气环流模式-植被模式模拟中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模拟试验中考虑了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而其他强迫条件均取成......
利用与大气环流模式(GCM)嵌套的区域气候模式(RCM)对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进行了模拟试验,讨论了嵌套区域大小对模拟效果的......
Projection of Future Precipitation Change over China with a High-Resolution Global Atmospheric Model
在中国上的未来降水变化的设计基于全球 AGCM 的产量被学习, ECHAM5,与 T319 (到 40 km 的等价物) 的高分辨率。在模仿今日的降水的......
在这研究,到在 Queensland 预报的每月、季节的降雨的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澳大利亚,被输入公认的气候索引,每月历史的降雨数据,和大气的......
Quantifying the Response Strength of the Southern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to Indian Ocean Warming
以前的 multiple-AGCM 研究建议温暖的那个印度洋(IOW ) 趋于温暖并且变弱南部的极的旋涡。因为质的一致性,如此的影响是柔韧的。然......
根据花粉恢复的古植被表明中国森林区的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以及针叶林在6 ka BP 向北扩张,反映了6 ka BP夏季和冬季均比现代温......
通过1960-1989年实测的热带太平洋(30.5°N~30.5°S,120°E~70°W)SST(热带太平洋区域以外用气候平均值)强迫AGCM得到的结......
通过非对流云的气候资料分析和个例分析表明:(1)非对流云有季节变化,也随海陆分布的不同而变化,还与大气三圈环流及季风等密切相关。......
利用ISCCP的云不均匀性资料,探讨了云不均匀性在AGCM中的作用,分别考查了不均匀云光学厚度的贡献、单次散射反照率和不对称因子的......
讨论了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及其数值计算方案的极值原理 ,在理论上证明了连续问题及其数值格式均满足极值原理 ,即在一定的条件下 ,......
根据IAP9LAGCM10年积分850hPa纬向风的逐日输出结果,应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模式中的大气季节内振荡(MJO),结果表明该模式能......
设计了IAP(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GCM-III,对其动力框架作说明和检验,时间积分采用......
介绍了分块地形坐标大气环流模式的动力框架及该框架微、差分方程组的整体性质.目前该框架水平分辨率为4°× 5°,垂......
用数值试验方法讨论了分块地形η坐标大气环流模式动力框架的计算稳定性; 采用实际初始场, 该框架能够长期稳定地积分.在积分前100......
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最近发展的高分辨率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26,分......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26),研究了澳大......
文中利用湍流耗散特征时间尺度和湍流垂直扩散系数对湍流二阶距进行参数化,将一个统计云方案与一阶湍流闭合方案进行耦合。基于数值......
地球系统模式是模拟气候系统行为和变化的重要工具,在气候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气环流模式是地球系统模式的一个重要部分。地......
利用改进的我国西北地区陆面过程参数的大气环流模式CCM3与原CCM3模式分别做了数值模拟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式较原......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亚洲夏季风气候的影响,从季风环流和季风降水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高原积雪异常对气候的影响,并利用IAP 9L A......
结合IPCC气候排放情景和多个大气环流模式集合数据,进行空间降尺度和时间降尺度处理,通过SWAT模型模拟兰江流域未来三个不同时期的......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新一代全球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2.0.1,考虑了初值协调性对模式数值积分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两组数值回报试验(简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