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科学相关论文
从1982年国际古陶瓷会议至今已有20余年,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曾经历了辉煌和低沉,从当初简单的化学组成分析和工艺性能测试,到今日......
[题记]:山东是中国陶瓷艺术创作大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传统的花釉、黑陶、刻瓷,门类齐全,现代的陶艺、画盐、柴烧不亦乐乎,尤其......
今冬第一场雪降临夏朝古都禹州的前几天,笔者居然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先生的中国钧瓷文化园,偶遇国内最早对钧官窑创烧年代提出......
余希平,男,1958年出生,现为景德镇陶瓷科技博物馆(筹)馆长,是一位成功的陶瓷艺术家、陶瓷科学技术专家,陶瓷史学家.rn余希平长期致......
余希平,男,江西都昌人,1958年出生,现为景德镇陶瓷科技博物馆(筹)馆长,是一为成功的陶瓷艺术家、陶瓷科学技术专家,陶瓷史学家.rn......
由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创办的"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自2007年在贵州清镇红枫湖首次举办,至今已历五届。我因各种缘故,先后......
受《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之邀,有幸采访到肖世农先生。为了能让肖先生体会到我们的诚意,并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肖先生,拜访之前我......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一度担任国家用瓷制作任务,享有当代"红色官窑"美誉。特别是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为毛主席、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
我是一个陶瓷爱好者、收藏者,也喜欢高古陶瓷,长沙铜官窑因其文化艺术品味极高,尤其使我倍加关注。《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2014年......
今年是《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创刊50周年,50年来本刊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创刊50周年是值得庆贺的。时间飞逝,不......
我岁了,同海内外手工艺术界相当多创作、教育、营销、赏82评和消费等人士,打交道五十余年,对手工艺术有极深厚感情。退休二十余年......
本期陶元浴素为2016’第六届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艺术名家作品展暨中国《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年会影像之一。......
对如何用气力发挥使用价值功能,孔圣人有一个完整准确的体验,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德能品性遵从气物质性能运动形势演......
由国家科委国际科技合作司委托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举办的“国际陶瓷工艺美术培训班”于1993年10月19日至11月4日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吹响崛起的号角"把工厂种在山上",这是外界对闽清人勤劳创业的描述。提到闽清,其陶瓷产业又是绕不开的话题。但随着福建德化、泉州......
<正>中国陶瓷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陶瓷艺术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中国的陶瓷在美学园地里迸发出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