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审理相关论文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争点整理程序的雏形,这种程序适用于所有“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以当事人的诉答意见、证据交换、庭前会议等手段......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逐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努力跟上时代变革......
大陆法系辩论主义运行模式下,判决基础资料的形成依赖于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行为。当事人的主张行为在法规范上归属于主张责任理论......
作为争点整理一环的简化协议程序,其核心即在争点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由当事人通过合意对重复或不必要的争点进行排除,对有争执的......
“争点”二字可谓贯穿民事审判的始终。抓住了问题的争议焦点,就抓住了审判的核心。随着民事庭审改革地不断深入,以“争点为中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型诉讼的日益增加,基于公正与效率的需求,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完善事证收集程序,增加当事人的证据搜集......
争点整理程序是许多国家及地区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囿于历史、社会及法文化的差异,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准备程......
本文是一篇研究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硕士学位论文。笔者认为,虽然有的民事诉讼法学者也指出民事诉讼程序应当关注审前程序,但并未对......
集中审理是指刑事案件的审判,原则上应当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审理程序应尽可能一气呵成。即行判决。实行集中审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审......
在围绕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下,庭前会议制度无疑为法庭集中审理、提升庭审效率提供了平台。目前,我国修改后的刑诉法及相关司法......
从人民检察院基层实践看,庭前会议在提升庭审质效、促进程序公正方面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立法不明确、检察机关职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作为国土资源部首批公布的5起违法案件之一,此案显示了国家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决心。
As one of the first five cases of illega......
为了提高刑事诉讼效率,在司法实践中实现集中审理原则,我国于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设了庭前会议制度。而后,最高院的司法解释......
文章以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检察院2009-2011年办理的公诉案件为分析样本,对简易程序案件出庭前后的人案矛盾进行分析后认为,简易程序......
争点整理是审判的基础,也是审前准备的结论性活动。[1]在审前准备程序中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争点整理而展开,它是审前准备程序的中心,......
中国的民事庭审方式改革历经了庭审规范化改革和庭审实质化改革两个阶段,目前进入到了庭审优质化改革的更高阶段。庭审优质化改革......
成立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的综合审判庭是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2014年登上历史舞台的知识产权法院是此次司......
如何以有限的司法资源应对日益增多的犯罪,这是诉讼社会视野下国人必须直面思考的重大课题。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司法信任危......
一、前言台海两岸近年就知识财产之发展及加强保护,不余遗力。虽因相关法律体系及背景之差异,方法而有所不同;然而,随着台湾及大陆......
集中审理主义和间断审理主义是法院在庭审过程中采取的两种不同方式。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审前程序以及相关制度的对比论......
集中审理原则是现代审判程序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个案件组成一个审判庭进行审理 ;法庭成员不可更换 ;集中证据调查......
互联网时代涉网纠纷呈井喷式增长,互联网法院以其专业优势成为重要的权利救济方式。然而,互联网法院以追求诉讼效率作为首要价值,......
案件管理制度是近年来西方国家为应对民事司法拖延的现状所推行的一种司法改革措施,其理论基础是“接近正义”理念。虽然围绕案件管......
证据失权制度在多次司法改革中呈现极端化样态,实践中更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诉讼促进功能。微观上,证据失权构成要件的错位导致了证......
新一轮司法改革提出庭审实质化的改革目标,伴随而生的庭审原则、模式、形式中,集中审理原则是核心。文章探索了集中审理原则的法理......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未确立集中审理原则,由此引发了种种弊端。我国已经具备设立集中审理原则的条件,应确立原则性的集中审理原则,......
集中审理原则要求审判时间、审判主体和审判方式集中进行,这种审判模式为法官查明事实,作出公正裁判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各国的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适时提出义务是实现集中审理的重要一环,而适时提出义务的正当性亦离不开集中审理的制度体系。受对策性立法的影响,举证时限与集中......
宣判是刑事审判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宣判方式。刑事当庭宣判作为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
有关民事证据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施行近10年来,为改革和完......
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常态审判流程模式,还存在衔接不紧、主体不分、信息不真、久拖不决、先书后判等"反庭审中心"漏洞,给庭审中心的落......
争点整理程序是集中审理的支柱之一,也是法官提高庭审效率的“法宝”。通过在审前程序中对争点的有效整理,一方面可以规范审判程序......
在我国要求以审判为中心的基础上,集中审理原则愈发凸显重要,其要求审判不中断,应尽可能一气呵成的完成审判任务,及时做出判决。我......
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与“以程序正义为核心的诉讼模式有相当的距离”。〔1〕因传统使然,普通民众对牺牲实体公正的纯粹程序公正认同度......
民事诉讼争点的确定影响着整个诉讼的方向与范围,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均比较重视民......
证据制度作为民事诉讼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民事诉讼程序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20多年来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主线。作为......
传统上,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是集中审理,大陆法系国家采取的是并行审理。但由于并行审理存在着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诉讼效率低下和......
集中审理原则起源于英美法系,根植于英美法系国家固有的法律土壤———陪审团制度和对抗制。它的确立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诉讼效益,......
民事诉讼审理方式经历了从书面审理到口头审理的历史变迁。从立法史上以言,我国民事审理方式承袭西制,系以口头主义为主,辅以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