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斯大林化相关论文
近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的反思逐渐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有学者认为,对模式的审理是一项具有前提性的基础工作,......
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始终坚定不移,领导苏联人民抗击入侵之敌,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统帅。同时,他忠实于反法西斯同盟,恪守所有承......
2003年3月16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美国企业研究所俄罗斯研究室主任、社会学家利昂·阿伦题为《赫鲁晓夫:第一个搞非斯大林化......
由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发动的非斯大林化,是使苏联社会主义摆脱斯大林模式若干弊端的突破性尝试。它在很大部分苏联人民中间有其深厚的......
1956年爆发的波匈事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波匈事件发生的原因问题,中、苏、南三党展开论战。中苏两党认为苏......
基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形势、清除贝利亚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削弱元老派政治基础、树立新领袖权威等方面考虑 ,赫鲁晓夫在1956年......
阶级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内容。苏联亡党亡国的重大教训之一就是苏共放弃了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
苏共二十大确实从国际、国内和党内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非斯大林化的方针,尽管程度有所不同。二十大路线及其产生的过程告诉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