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二十大相关论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时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在给大会做的报告中分析了国内形势,对经济、政治、外......
《人民日报》1963年曾经报道:在苏共二十大提出“和平过渡”理论之初,中共就意识到这是极其重大的原则性错误,并认为赫鲁晓夫提出......
毛泽东阶级分析法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阶级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利用阶级分析法成......
建国初期毛泽东反个人崇拜思想呈现出内容上的非系统全面性、程度上的欠深刻性、立场上的非连续一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背后潜藏着......
上世纪六十年代,鉴于苏共二十大引起的思想混乱和社会震动,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毛泽东把宣传思想工作提到了重要位置,他指出:......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主要负责给美国联邦政府搜集、提供世界各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资料;同时“......
在苏共二十大后的某次会议上,坐在台下的一个人递上纸条,质问赫鲁晓夫:“斯大林当政时,你为什么不起来反对他的独断?”赫鲁晓夫先是把纸......
在赫鲁晓夫看来,将斯大林遗体移开,应该象征着一个旧时代——建设苏联社会主义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建设共产主义时代的开始。 ......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曾提出过一个简明公式:“苏维埃+电气化=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但最终苏联却是:苏维埃(政权)有了,电气......
斯大林女儿原名斯维特兰娜·阿里卢耶娃·斯大林,1926年2月8日出生于莫斯科,后逃离苏联,移居西方,过了17年又返回苏联,随后不久再次回归......
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两党分歧的升级和逐步公开化,是以1956年2月14日到25日的苏共二十大为起点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派了一个......
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推进,毛泽东以不世出之姿,张公平正义之帜,提摧枯拉朽之师,横扫六合,定都北京。想西苑机场阅兵之时,真有登车揽辔,天下......
刚从苏联东欧访问回国的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批评搞“大跃进”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表现,这时苏联人也对“大跃进”议论纷纷,赫鲁晓夫......
1958年9月5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决定在1959年1月召开苏共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审议1959年至1965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消息传来,......
1956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一五”计划建设出现的问题,就如何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以......
赫鲁晓夫被认为是一个“自我表现欲极强的人,始终为博得世人的喝彩而做出种种惊人之举”。1953年,他出任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6年在......
在建国初期,从中苏两国结盟到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而引发两国失和,中苏有过一个可谓友好的“黄金时期”,两国合作交流十分活跃.......
1956年初的苏共二十大及《秘密报告》,不仅对苏联历史有巨大影响,对中国来说,它也是一枚重磅“政治”炸弹。它的抛出对当时的世界......
赫鲁晓夫在那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苏共二十大闭幕式上,严厉谴责了斯大林搞的个人崇拜,他说道:“马克思主义反对颂扬领导人,并且是......
1953年3月斯大林病逝,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没有消失,并成为新一届领导人进行改革创新的巨大障碍。1953年6月10日,《真理报》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反......
“中共八大确定了现代化和经济改革的方针,通过了把中国变为现代化的高度发达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纲领”.但是这个纲领并没有坚持下......
1949年6月30日 ,毛泽东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中宣布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向苏联“一边倒”政策。他说 ,“一边倒 ,是孙......
1958年,对于赫鲁晓夫来说,距1954年10月那次参加新中国五周年庆典的北京之旅,一晃四年过去了.其间,苏共二十大否定斯大林引发的东......
编者引言:1956年4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写成的编辑部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论......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不断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首要的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二十世纪五、六......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自1956年2月召开至今,已过去了52年.这次大会由于在总结报告中就国际形势提出了一些新的论点和主张,特......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经济、科技等专业人才匮乏的矛盾和问题,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
社会发展不断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各有短长,因此才有共同发展的可能和必要。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和平过渡”问题在苏联......
苏共二十大对中共八大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共领导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共领导人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
波士顿交响乐团与美苏关系 1956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率先成功赴苏联演出。第一场音乐会被安排在列宁格勒,乐团特意演奏了苏联国......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不仅对苏联共产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共产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
斯大林是20世纪影响最大,争议也最大的人物之一。自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以来,关于斯大林的评价问题在......
【正】 三十年以前,苏共召开了二十大,这是在斯大林逝世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由这次代表大会为起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邓小平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对苏共二十大和斯大林问题的重新评价,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认识.......
【正】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局势动荡。而此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后,社会变动急剧且深刻,加上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冒进......
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以及整个冷战国际背景,对中国的1958年大跃进运动起到了促动作用,使中国认识到: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发展......
作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经济理论研究、会计审计研究、税务理论研究、中外历史研究等诸......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以“秘密报告”的形式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恶果。对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勃列日涅夫在自......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等重大国际背景下,我国开始了第二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初期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突破,但......
摘要: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时代各个方面的错误,对中国以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反思苏联的错误,开始探索......
在我国,一提到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往往就说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一步引申为“......
在八大的准备过程中,党中央关于八大的指导思想由原来毛泽东提出以反右倾保守为中心思想,但是由于后来的调查研究,和周恩来、刘少奇、......
毛泽东去世以后,中共面临着怎样评价毛泽东,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在这个紧要的历史关头,邓小平吸取了苏共二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