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神镇相关论文
博山的名字,远在隋代就已经形成了。到了元朝至元二年,即1265年设颜神镇,划归益都县管辖。至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始建博山县,195......
我国制作玻璃的历史悠久。3000年前,我国周代开始生产玻璃釉珠。经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明清时期山东淄博颜神镇成为我国北方玻璃生产......
学界以往对于赵执信的研究,或评论他的诗学成就,或探寻其游历交往,而较少关注他在地方社会中饰演的角色。在清雍正年间颜神镇改立博山......
【正】雍正朝是清代政区改革的高潮阶段,而山东省无疑是变迁最为剧烈的区域之一。就统县政区而言,雍正十二、十三年(1734、1735年)......
在以往围绕“山地史视角”展开的讨论中,研究者大多把注意力聚焦于地理位置属于国家版图“边缘”的边疆地区,而本文着重关注以华北......
明清时期,市镇升格为县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现象。不过,学界对此研究有限,尚无专门探究市镇行政升级过程及其影响者。市镇的行......
康爱娟的长篇小说《西冶大天井》总计30万字,是一部用文学形式反映一代琉璃炉匠在生活的磨难下,依然执着于传统琉璃工艺的生产、销......
古代颜神镇(即今之博山)田少土瘠,本(农)业不足,但拥有丰富的地下矿藏。从宋朝开始,颜神镇出现了煤炭业和陶瓷业,元末明初又出现琉......
<正> 古玻璃的配方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古玻璃往往有着各不相同的原料配方。其基本原料(二氧化硅SiO2)......
明代后期,政府开支增大。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完成,政府在赋役改革的同时,还进一步强化赋税的征收和力役的签派。官吏的考核也以赋役......
<正>山东博山琉璃生产的历史溯源,有考古证据是在元末明初之间,此时博山琉璃生产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1982年11月,在博山大街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