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产业相关论文
...
[摘要]“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推动高耗能产业向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有......
2021年7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工信部即将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从......
京津冀城市群是以首都为核心的国家重大战略区,也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绿色发展模式亟待破题。高耗能产业是其空气污染的......
家乡人为官对本地的资源环境影响是什么?相比“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等正式规制,这一重要的、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官员个人特征的环......
高耗能产业是节能和减排潜力最大的产业,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下,迫切需要其利用技术创新进行转型升级。论文构建高耗能产业技......
高耗能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高耗能行业的贡献不容忽视。高耗能产业在促......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响应,我国的工业耗能企业正朝着高效、环保的结构体系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河南省高耗能产业与电力GDP增长......
我国资源供给约束越来越“硬”.本文以电解铝这一高耗能产业为例,通过分析我国电解铝产业发展背景和现状,并联系国外先进产业结构......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堪称奇迹。但是回眸历史,造纸、钢铁、电力、煤炭、化工……以资源加工型和高耗能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电力供需相对宽松的时候,高耗能产业往往有加快扩张的冲动,由相对宽松到全面紧张的转换也十分快速。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
新型干法水泥规模产能日益扩大。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水泥生产技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有了更高的要求。水泥行......
近年来,我国GDP能耗不降反升,按照国家要求至“十一五”末GDP能耗要下降20%,分析了前几年GDP能耗的情况,提出了今后几年降低GDP能耗需要......
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靠大量的外资引进以及巨大的出口市场拉动。现在中国正在转向追求质......
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协同效应综合反映工业循环经济的成效。传统的节能减排效应评价一般不考量碳排放的影响,在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
2002年电力增容费(贴费)被取消,是导致高耗能产业和电空调发展失控以及电力供应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电力需求的迅速攀升,直接作用于煤炭......
高耗能产业屡禁不止,水电生产受制于南方大旱,火电企业受制于煤电价格倒挂。在供需两端的挤压共振下誊今年的大面积电荒已提前到来。......
2002年以来,我国"油电煤运"瓶颈普现,但西部许多地区仍然能敞开供应低价电,这种反差吸引各地投资者"集结"巨资于西部的能源富集区,......
工业投资政策的取向是要限制高耗能产业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把发展重点转到优化结构、技术进步和节能降耗上来,未来五年将力争淘汰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中国经济将由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
构建非导向的S-SBM碳减排效率评价模型,以2001—2014年为样本期间,对甘肃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高耗能产业群的碳减排效率进行了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节能、安全、环保日益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变革的核心。轮胎行业作为高耗能产业,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关注。2019年......
基于2006—2016年间高耗能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在技术开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对产业技术......
1非再生资源短缺已向水泥企业发出了警告水泥是长盛不衰的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转型升级被认为是中国“十二五”期间在经济领域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十二五”开局之年过去一半,高耗能产业却颇有抬头之势。 2011......
自1979年我国设立第一个工业区蛇口工业区以来,我国工业园区已历经40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对外开放的......
本文首先对河北省高耗能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探讨河北省高耗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最后找到产业结构调整后就业优化对......
"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
对高耗能产业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就高耗能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发展思路,技术路线,改革......
高耗能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并且其上下游关联性产业较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耗能产业高能耗、高......
优化高耗能产业空间布局对新时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探讨中......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由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六大高耗能产业2004~201......
[摘 要] 由于逆向物流活动能够通过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促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不惜放松一度严格管制的高耗能产业,这让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实现难上加难......
兖矿电铝公司坚持"节约能源与生产过程控制并重,把节约能源放在优先地位",实行用能总量控制和单位产品能耗控制的双重约束机制,共......
优化高耗能产业空间布局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发展绿色经济,而区域间高耗能产业转移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有效......
高耗能产业在长江经济带工业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采用产业集聚指数评估长江经济带高耗能产业集聚水平,采用计量分析方法验证长江经......
传统高耗能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耗能产业间复合系统。为分析研究高耗能产业间复合系统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