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相关论文
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北徙,给下游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山东运河以西的平原地带距离决口处较近,泥沙淤积较多,......
黄河下游的河道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一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针对黄河下游河道出现的黄河上游来水来沙问题、堤防挡水、黄河......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由堤防险工和控导护滩工程两部分组成,现共有319处,坝、垛8400多道.人民治黄以来,对险工进行了改造:兴建了大......
本文阐述了溯源淤积和侵蚀基准面的概念。根据河流沉积的地貌形态、泥沙结构的沿程变化关系、矿物的百分含量的沿程变化和水文特性......
本文主要针对河南段黄河在小浪底水库运行后,特别是自2002年开始,每年一次的调水调沙带来的水沙含量变化,从而引起的河床新的变形趋势......
黄河的泥沙之多举世无双,随着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来水来条件的改变,黄河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增多,下游河道的断流、萎缩、摆动,河床的抬高,二......
黄河为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解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矛盾,该矛盾是黄河治理和开发过程的主要矛......
利用黄河下游21a实测水文数据,逐年计算了其中6个河段的单位水流功率,分析了各河段的演化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弯曲河......
根据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以来36年下游河道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各种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特性,总结了低含沙非漫滩洪水、中含沙......
从非均匀悬移质输沙不平衡条件入手,借助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计算方法,结合多年来黄河实测资料,建立了一套适合于黄河特点的分组水......
研究黄河下游河道的中、较粗泥沙冲淤效率与细泥沙含量和全沙含沙量的定量关系,据此得到不同细泥沙含量条件下,中、较粗泥沙在黄河......
1概述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问题造成了黄河下游河道严重淤积、行洪压力不断增大,严......
2011-2012年度凌汛期,黄河下游河道9年来首次未封河。凌汛期内气温较往年无明显变化,1月上旬气温偏高;小浪底水库和西霞院水库联合调......
2011年6月7日下午,黄河水院第三届"黄河论坛"在院学术报告厅开幕。院长刘国际教授、学报编辑部主任杨道富教授、科研外事处处长张春......
利用小浪底、花园口等水文站的水沙资料,计算黄河下游河道各水文站不同运用时期的输沙水量及其占对应时期径流量的比例,探究河道的......
依据河床演变学原理,根据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结合河工动床模型试验,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过程中的输沙能力调整关系.研究表明:黄河......
历史时期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是有名的"害河"。明后期,淮河以一河受黄河全河之水,又因徐州以南的漕运借黄河河道,因而黄河下......
采用非恒定输沙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开展了黄河下游河道1997年汛期洪水演进预测、1998年汛期洪水演进实时作业预报、2002年调水调沙跟......
在以往输沙水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输沙机理分析着手,根据1951—2009年黄河下游河道实测水沙资料,在剖析上游水沙特点和沿程泥沙......
【正】 清王朝建立后,沿袭明代成法,规定每年从鲁、江、浙、赣、洲、鄂、皖和豫八省,额征漕粮四百万石,经京杭大运河输往北京,以满......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以往黄河河道泥沙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再以水流运动方程及经过作者修正的泥沙运动方程为基础,同时引入与实测资料......
南北展宽工程自建成至今尚未分洪运用,其间,展宽工程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增大了防凌库容,防......
<正> (一)黄河的根本问题是泥沙,泥沙主要来自中上游建国以来,黄上高原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坚持科学试验和试点推广相结合的方法,通过......
建设“原型黄河”完善的测验体系在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基础......
6月9日,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完成的“黄河禹门口以上干流统一高程系统”和“黄河下游河道1∶1万地形图测绘”两个水利前期......
本文论述了河道水温与气温的关系,水温在纵横面上的变化及上游水库对下游河道水温的影响.说明了河道水温与凌汛关系十分密切.尤其......
为合理评价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将可变模糊识别方法引入河道健康评价中,并以二元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黄河下游河道1986--2005年各......
我国古籍所载黄河下游最早河道有禹贡河和山经河 ,它们在今郑州以北均沿太行山东麓北流。其原因可能与公元前 42 80年太行山大地震......
为了研究黄河下游河道采用重复组装式导流桩坝导流的效果,以实现控制黄河下游河道畸形河势的目的,以不透水管桩坝为研究对象,采用......
黄河下游河道比降落差比较大,河水含沙量比较高,断流现象明显。黄河下游和道德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在进入二一世纪以来,黄河......
黄河下游河道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河道形态和水文、气象条件的组合,常常造成凌讯期部分河道卡冰结坝.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冰坝的形......
明中后期的黄河治理技术已相当成熟。护河堤有缕堤、遥堤、格堤、月堤、护缕堤等不同功用的筑堤,并有“昼防、夜防、风防、雨防”,......
<正>地球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距今70万年)以来,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黄河主河道携带大量泥沙出太行峡谷进入中原,环鲁中山地三面漫......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与治黄经验初探》一文对二、三千年来黄河河道的变迁情况、原因,历代治黄的经验、教训,......
本文对已有造床流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和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确定黄河下游河道造床流量的修正途径,并对黄河下游河道造床......
黄河问题研究属于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历史上黄河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遍及全河,洪灾主要集中在下游,突......
水库的修建显著改变了进入下游河道的水沙条件,对下游河道演变也具有显著影响。小浪底水库是黄河干流最靠近下游的一座水库,控制着......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作三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控导护滩工程从无到有,共兴修180处,坝、垛、护岸3000余座,连同险工共有坝、......
由中国水利学会和国际水文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11日~16日在南京召开。会议有20......
在史前地质时期,据说华北大平原是一个海湾,山东地垒地带是海湾中的岛屿,后来黄河、海河、淮河等河流的冲积扇逐渐连成一片,形成......
<正> 一、黄河下游古河道变迁 黄河具多泥沙和下游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黄河下游改道的范围,西以郑州的桃花峪为顶点。北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