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爵滋相关论文
近代中国既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又有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抗击外敌的壮举,朝中要吏黄爵滋就是一位著名的抵抗派人物......
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一峰,又号树斋,江西宜黄人,乡试后在黎川县任训导。道光三年(1823)与其伯史黄迪策同时中进士,授翰林......
<正> 对于道光帝在林则徐禁烟问题上的态度,我们要采取两分法,既要看到他支持了禁烟运动,还要看到他扼杀了禁烟运动。禁烟前,禁烟......
黄爵滋作为鸦片战争时期一位杰出的爱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大胆针砭时弊,力图改革更张,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坚决反对殖民主义的经济侵略。为......
黄爵滋的《读山谷诗评》,专门论评黄庭坚诗作,对黄庭坚诗歌出入众作饱参本色、自成一家的创新精神、渊雅富赡的用典艺术、透彻老横的......
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对于此事的起因,清朝以来的传统解释是这样的:因为英美等国对华鸦片走私......
<正> 有关禁烟运动的论著对道光帝1838年作出的禁烟决定较普遍地未予应有的注意,甚至认为,道光昏庸无识,对要不要查禁鸦片,态度“......
李振钧早年诗歌记录了他的生平行事,后期供职于翰林院期间,其深受性灵诗风影响的诗作被乡试座主黄爵滋斥为"狎亵"之作,但他似乎并......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大清传统的禁烟政策,以及许乃济、黄爵滋、林则徐禁烟三法的异同和联系,勾画了鸦片战争前大清国内禁烟建策及举措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敲响清帝国丧钟的首次与西方交手的战争,也是封建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英国的第一次兵戎相见,战争的结局是庞大的清......
<正>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贫寒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林则徐四岁就跟着......
<正> 整整150年前,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鸦片斗争,通常称为"禁烟运动"。这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贩毒、反吸毒运动,是一......
<正> 道光帝派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海口负责查禁鸦片的决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使一场史无前例的禁烟运动进入高潮......
清末禁烟是中国近代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往人们认为面对烟患清政府存在两种不同态度,即严禁与弛禁,黄爵滋与许乃济也相对应的被当作......
【正】 许乃济(1777——1839),字叔舟,号青士,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十四年进士,曾在嘉庆、道光两朝先后任给事中、广东按察使......
一八三八年,黄爵滋向道光皇帝奏上著名的《请严塞漏厄以培国本折》。这个奏折的主要内容,是主张以死刑惩治鸦片吸食者,达到杜绝白......
<正> 清朝自乾隆、嘉庆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狂澜东下”,日趋恶化.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不满足于已有的一个通商口岸,千方百计、......
清代后期,在内忧外患的动荡社会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经世派诗人,黄爵滋就是其中的一位。黄爵滋反对乾嘉诗坛末流,主张复古,更是为曾......
黄爵滋(1793—1853)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禁烟名臣”,是一位当时与林则徐齐名的人物,世人称为“林黄”。在嘉庆、道光年间声望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