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藻相关论文
为开发大红海参人工养殖技术,采用海带粉、鼠尾藻粉和仿刺参复合饲料3种常见饵料投饲大红海参,分析各组大红海参的生长及体壁脂肪......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飞速发展,环境中的重金属排放量日益增长,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通过参与复杂的水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导致海洋植......
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烟台养马岛潮间带大型海藻进行了逐月调查.在养马岛潮间带共设置了A、B两个点,对大型海藻物种组成、生物量......
本文利用了液相氧电极技术、叶绿素荧光技术、抗氧化酶试剂盒以及室内培养等实验方法,根据鼠尾藻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研究了光照度、......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Mert.)OKunte]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一种暖温性潮间带大型褐藻,在我国沿海地区北起辽东半岛南至雷州......
鼠尾藻隶属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经济藻类之一。鼠尾藻具备生物量大、藻体胶体成分少等优点,广泛应用......
近年来,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同时,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其对近海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国内外学者普......
本文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青岛太平角沿岸潮间带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的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周年调查,并利用组织培......
岩藻黄质(fucoxanthi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藻类、海洋浮游植物与水生贝壳类动物中的一种类胡萝卜素,尤以在褐藻、金藻和黄绿藻中......
经济褐藻在工业、医药、养殖等中有着广发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人类经济的发展,海参、鲍鱼等养殖规模的扩大,褐藻新资源的需求也在......
本文以潮间带典型褐藻—鼠尾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绿素荧光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考察光照与脱水胁迫下叶绿素荧光、紫黄素循环(V-cycle)......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大型海藻,在我国沿海潮间带地区常常形成优势种群,鼠尾藻海藻床不仅可......
潮间带海藻场由大型海藻群体构成,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海藻场资源呈现出退化趋势。栖......
无居民海岛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军事以及科学研究价值,但地域结构简单,环境相对封闭,生态系统构成较为单一,生物多样性指数小,稳定性......
通过对荣成俚岛湾鼠尾藻种群的全年生态学调查,发现该地区鼠尾藻群体成熟期为6月至8月中旬,海水温度在14.4~25.1℃。温度升高和日照时......
本论文对多指软珊瑚(Sinularia numerosa)和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两种海洋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对从其中分离得到的......
为了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利用褐藻门马尾藻属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ergii Kuntze)乙醇提取物,通过对Botr......
在青岛太平角海区潮间带设立样地,运用最近邻体法进行了鼠尾藻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利用野外观测数据编制了静态生命表,运用静态生......
为了完善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人工苗种培育及海上养殖技术,在大连旅顺海区及刺参池塘进行了鼠尾藻人工苗种保苗及养殖试验......
研究了鼠尾藻提取脂质超声波破壁对脂质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选出了鼠尾藻细胞破碎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超声波功率......
为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培养条件,设置了光照度、温度、盐度3个影响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以......
利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尿素包和法富集鼠尾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工艺,分别以亚油酸(LA,Y1)、亚麻酸(GLA,Y2)、十八碳四稀酸(SA,Y3)、花......
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并确定了鼠尾藻幼苗生长的最佳生态因子组合条件。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条......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温州地区野生和人工养殖鼠尾藻中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鼠尾藻中......
目的:研究高相对分子质量鼠尾藻多酚(STI-3,Me〉1.0×10^5)的抗凝血活性及其对血小板内钙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灌胃给药测定S......
对鼠尾藻有性繁育规律进行观察、研究。鼠尾藻雌、雄异株,在黄海北部其生殖季节是7月上中旬,高光照和升温可促进精卵成熟,鼠尾藻在海......
鼠尾藻的生殖托气囊的构造和精、卵子的形态与放散是研究鼠尾藻有性繁殖过程的基础内容之一。本文以青岛太平角沿岸潮间带的性成熟......
在2004年冬季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温度、盐度、氮肥(硝酸钠)浓度和光照强度4个因子的不同水平下对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 2~4cm新......
通过连续3年的鼠尾藻生产性育苗试验,证明在北方海区提前育苗技术可行。该技术克服了鼠尾藻种苗繁育过程中难以培育出大苗的难题,......
2014年4–6月在桑沟湾海区进行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海上筏式养殖实验,分析了鼠尾藻在桑沟湾的生长特性,调查了藻体上的附着生......
鼠尾藻属于马尾科、马尾藻属,是分布于我国沿海的一种常见褐藻。研究表明,鼠尾藻除含有碘、钾、锌、铜等微量元素外,尚含有由间苯三酚......
鼠尾藻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经济褐藻,含有丰富的褐藻多酚、多糖类等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价值。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化学角......
摘要:在日照建立了面积667 m2的池塘生物复合利用模式净化养殖池塘。通过栽培大型藻类、底播贝类和刺参、混养中国对虾等建立新型生......
期刊
鼠尾藻是一种重要的大型经济海藻,若要实现鼠尾藻人工大规模栽培,有必要了解其幼苗时期面对各种逆境的反应以采取相应措施。本实......
研究了不同浓度Fe3+对鼠尾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体内不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Fe3+浓度对鼠尾藻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
根据中心复合旋转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鼠尾藻中脂质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
2009年7月初至2009年9月中旬对烟台长岛县望福礁附近水域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进行了生态学调查。实验设立固定采样地点通......
鼠尾藻是潮间带海藻床的主要构建者,但何种统计模型更适合鼠尾藻的数量分布研究目前尚不清楚。选取山东荣成内遮岛15个25m2区域进......
通过制备野生鼠尾藻基因组DNA,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鼠尾藻的SSU rDNA序列。该序列长度为1 784 bp,A、G、T、C 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2......
2005年2月至2006年1月对烟台芦洋湾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生态学调查。实验设立固定样方观测了鼠尾藻种群结......
采用圆形纸片法,对鼠尾藻脂溶性物质及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进行抗食物腐败菌实验.结果表明,鼠尾藻粗脂对大肠杆菌的抑......
目的 筛选鼠尾藻多酚及其各组分的抗凝血活性.方法 采用膜分离方法对鼠尾藻多酚进行分级;采用毛细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采用剪尾......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比较了鼠尾藻(Surgassum thunbergii)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培养水的过......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是我国沿海一种常见的经济褐藻,是刺参和鲍的天然优质饵料。近年来,随着以刺参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业......
以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幼孢子体为材料,研究了Cu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
于2006年对大连沿海地区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鼠尾藻卵的采集及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大连庄河石城岛(SCD)、瓦房店将军石(JJS)、长海县大长山(DCS)、旅顺董砣子(DTZ)和旅顺盐场(YC)5个野生鼠尾藻(Sarg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