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羊属(Pseudois)的分子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分析

来源 :第四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er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岩羊属(Pseudois)被认为包含了两个物种:岩羊(P.nayaur)和矮岩羊(P.schaeferi),但我们近些年的研究已表明矮岩羊只是岩羊中一群形态特异的群体,因此岩羊则是岩羊属的惟一物种.岩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传统的形态学研究认为岩羊中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P.nayaur nayaur)和四川亚种(P.nayaur szechuanensis),但岩羊到底包含有几个亚种尚存有疑问,且不同亚种的谱系生物地理也缺乏深入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在已有分子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扩大了岩羊的样本数量并涵盖了整个岩羊已知分布区,最后得到了153个岩羊样本的线粒体Cyt b序列,并重建了岩羊的系统发育树.分子钟估算和生物地理分析结果显示岩羊西藏亚种(指名亚种)为最早分化种群,大约在4.62(2.51-6.73)Mya,其次是帕米尔种群,约为3.81 (2.26-5.36) Mya,贺兰山种群与四川亚种的分歧时间大约在2.64(1.58-3.69)Mya,这些分支的生物地理演化与青藏高原在上新世(Pliocene)的隆升时间(3.5-4.5 Mya)高度吻合,揭示了在该时期青藏高原隆升以前,岩羊已扩散至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青藏高原隆升所导致的地理隔离造成了岩羊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因此隔离可能是岩羊亚种分化的主要诱因.系统发育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指名亚种和四川亚种的有效性,同时也揭示贺兰山种群和帕米尔种群也可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全基因组中微卫星数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找到1-6碱基重复类型的微卫星序列共604,386个,总长度15,301,255 bp,约占全基因组序列(
会议
  化脓性疾病是圈养林麝主要疾病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可能是林麝脓肿病的原发致病菌.随着化脓隐秘杆菌全基因组的测定,对其基因功能研究
会议
  精原干细胞是维持精子发生和生殖细胞损伤修复的基础.形态学、谱系追踪和干细胞移植实验证明精原干细胞活性存在于未分化精原细胞中.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受严格的
会议
  转座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自主型的逆转座子如LTR和LINE元件在各类群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揭示德国小
会议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为蜚蠊目蜚蠊科大蠊属物种,是传统的中药,对组织修复有着很好的疗效.本研究对美洲大蠊3-4龄若虫、7-8龄若虫、刚羽化成虫、雌成虫和雄成
会议
  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干流及金沙江下游,为我国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的物种价值,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
会议
  鲈鲤(Percocypris pingi)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为我国特有鱼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水电建设
会议
  哺乳类的大量研究表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除对多种神经元具有营养与保护作用外,在维持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
会议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为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区中重要的人工增殖放流种类,但随着放流量的逐渐增大,在其苗种生产中部分人工繁育子一代,甚至子二代的
会议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是肌肉生长的重要抑制因子。硬骨鱼类经过其特有全基因组复制事件(fish specific genome duplication)产生了两个旁系同源基因,myostatin1和my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