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口服暴露对肠道菌群平衡的影响

来源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肠道菌群位于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外粘膜层,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肠道菌群平衡对于维持宿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饮食习惯、抗生素的使用、环境污染物暴露等因素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数量.肠道菌群平衡受到破坏与多种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例如:肠易激综合征(IBS)、炎症性肠病(IBD)、结肠癌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使用纳米材料的产品已经达到上千种,其中登记在册的食品和饮料已近二百种.最常使用的纳米材料包括银纳米颗粒(Ag NPs)、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 NPs)、碳纳米材料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O2 NPs).因此,研究纳米材料口服暴露对胃肠道系统的作用,特别是对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肠道菌群的影响,对纳米材料的应用和生物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分析了纳米材料(SWCNTs、MWCNTs、GO、Ag NPs、TiO2 NPs和SiO2 NPs)暴露对肠道炎症发生的影响,并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了小鼠粪便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SWCNTs和Ag NPs暴露诱导小鼠肠道炎症的发生,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升高、结肠长度缩短、十二指肠和结肠组织病理改变、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和肠道渗透性升高.通过454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纳米材料口服暴露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平衡在门类、目类和属类水平上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正常小鼠与纳米材料暴露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明显的差异.SWCNTs、MWCNTs和Ag NPs暴露后小鼠肠道菌群Lactobacillus菌属的含量降低,Alistipes菌属的含量增加;GO暴露后小鼠肠道菌群Lactobacillus菌属的含量升高.本研究提示了纳米材料引起小鼠肠道炎症的发生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有关,Lactobacillus菌属含量的降低和Alistipes菌属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纳米材料诱导肠道炎症的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在黏菌素诱发的神经毒性中的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通路及自噬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涉及体内及体外实验两部分;动物实验:3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
会议
  [目的]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的广泛使用导致它们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显著增加.负载纳米银的商品释放出来的纳米银,最有可能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而被排放到自然水体.因
会议
  [目的]脱氧血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分布最广泛、污染最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其污染已成为饲料安全的重要问题,严重危害动物的健康,并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阐明DON的
会议
  [目的]研究内包金属富勒醇衍生物(Gd@C82(OH)22)调控巨噬细胞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机制。[材料和方法]分离小鼠原代巨噬细胞,Gd@C82(OH)22处理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吞
会议
  [目的]石墨烯作为一种独特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在药物载带、分析成像等方面呈现了广泛的生物医用前景。而新材料的活体应用前提是较好的血液相容性。石墨烯作为柔软的二维
会议
  [目的]纳米银在医药、化妆品领域有些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使得纳米银直接与人体接触,增加了纳米银进入人体、组织以及细胞的几率.体内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可以透过血脑屏
会议
  黄曲霉毒素(AF)是毒性最强的一种天然毒素,易发生于温暖和潮湿地区,主要污染谷物和其他食品.其中,黄曲霉毒素B1 (AFB1)是迄今所知最强的致肝癌物质之一,被国际癌症研究机
会议
  [目的]聚阳离子是一类主要的非病毒的基因转染载体,但是它的细胞毒性一直是阻碍其应用的主要问题.可还原降解的聚阳离子因其能够被细胞内的谷胱甘肽(GSH)降解,表现出了更
会议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化学修饰的富勒烯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对比不同染毒方式和化学修饰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用电弧法制备13C骨架标记的富勒烯.富勒烯用吐温80分散
会议
  [目的]碳纳米管(CNTs)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组织工程、生物成像、药物载体、疾病诊断治疗等众多生物医学方面,大大增加了职业人群和普通人群暴露于CNTs的几率.流行病学研究显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