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内布道会--建立一个本色合一的中国教会的初步尝试

来源 :2012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研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基督教本土化,中国教会既被纳入全球普世教会大家庭,又以自身宗教个性充实着普世教会的丰富。基督教本土化过程充分展示了全球普遍性与地域特殊性之间的互动。同时,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进程也为Robert的论点提供了左证,基督教本土化的任务始终都要落于中国信徒肩上。基督教本土化不仅是宣教士们「三自」策略的一部份,为的是福音果效的最大化,而且更是宣教地教会生长发展的必经阶段。福音受者表达其信仰认信的意识日益增强,这种自我的宗教经验被本土信徒「道成肉身」为有形之国家教会。基督教普世价值与个体文化特征在此融为一体。本文以中华国内布道会为案例,通过分析中国主流教会二十世纪初在基督教本土化进程中的努力,意在发掘国内布道会作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国内自传团体在中国基督教本土化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其意义所在,并由此探究基督教普世价值是如何适应于地域特殊处境中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皖南D村迅猛发展的原因有三:其一,乡村文化传统的遗失减少了基督教传播的障碍;其二,宗教生态的变迁为基督教的复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其三,基督教的
西方汉学研究是中西文化交流上重要的一个环节.到了十九世纪,从汉学的学术性转向看,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西方汉学经过学术性的规范和一整套方法体系的整合,更加体现出
会议
北京的初夏,不算太热。上午八点,我来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我注意到,那里进进出出的人,差不多都穿着长袖衬衫、长裤。然而,当我走进所长办公室,对一位女秘书说明要求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充满质朴与温暖的乡土佳作.译者在处理该书乡土语言翻译时,策略不拘一格,不仅灵活运用各种译法,还尽可能将原作中的文化意象予以再现,让译入语读者更
上海有个年轻的歌手,人称为“小马玉涛”。她歌声浑厚、醇美,几乎与马玉涛的歌喉难以区分.经打听,原来此歌手是马玉涛的艺徒。那是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马玉涛随团到上海演出
人们称羡向日葵,因为它不因风吹雨打而改变向阳的特性;人们赞颂革命者,因为他不因个人的委屈乃至不幸而改变对党的笃志。在衡南县,传颂着一个名字——欧冶。这个普通的人民
中西医的碰撞与融合,始于传教士来华,一般认为,作为近代西方先进科技的一部分,西医在面对中医时,总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近年来的研究中,新教医药传教士作为传播
会议
“三深入”与“三不写”赵树理的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小说,之所以写得如此成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是与他每次下乡都坚持“三深入”分不开
为了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丰富上演节目,进一步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要求,自治区京剧团、秦腔剧团除了创作移植新剧目外,并着手大力挖掘整理传统剧目。自
为使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更多地了解海外资本市场,寻找适合本企业海外融资上市的国际投资机构与海外股票交易所,从各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