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苏轼儿时的榜样——东坡文化教育例谈

来源 :第24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思想文化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看到这个题目的朋友一定会问:苏轼,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生于眉州;范滂,东汉顺帝永和元年(136)生于汝南征羌(颍州细阳,今安徽阜阳市太和县)。苏轼晚范滂900年,眉州与颍州相距数千里,二人的关联,要从苏轼与其母亲程夫人的一次对话说起。慈母教义最早读到这次"对话",是在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卷一的第三章"童年与青年"中:说苏轼八岁到十岁间,母亲程氏夫人教苏轼读《后汉书》。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药用辅料Pluronic?F68和PEG400对利福平的胆汁排泄和肾脏排泄的调控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分别给予利福平溶液、利福平+Pluronic? F68溶液和利福平+PEG400溶液,HPLC测定不同时间段药物经胆汁和尿液排泄的浓度。结果与单给利福平组相比,Pluronic? F68+利福平组和PEG400+利福平组,12h原形药物的胆汁累积排泄量分别下降了24.67%和34.15%(P
会议
抵押财产是否可以转让这一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民法典》颁布之前,我国理论界观点不一,随着我国《民法典》的颁布,抵押财产可以自由转让终于走向合法,根据《民法典》406条以及《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不再需要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权人同意不再是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前置程序,并且抵押财产转让后抵押权人对抵押财产仍享有抵押权。我国《民法典》以及《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的规定解决了抵押财产是
学位
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它承载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沿革,也承载了无数先贤们的聪明才智。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既能培养文言文阅读技能、增强爱国情感、又能塑造优秀品质与个性。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与改革前所用人教版教材相比,在数量和难度上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因为今古文字和语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实践中存在学生难以理解,学习积极性不高,识记难度大等现象,文章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针对性
会议
“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的课题化教学”是以“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为理念,以群文阅读为支架,以微专题或微课题为切入点,通过梳理特殊文言现象、研读同类文学体式、鉴赏某个文学或文化现象等实施路径,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言现象,养成文言语感和语理,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期刊
结合国内某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的施工过程及科研成果,主要介绍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和技术,如斜坡摊铺变幅施工技术、一次碾压施工技术、骨料加工技术、封闭层涂刷施工技术、冷缝处理技术、滑动接头及其施工技术等。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为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会议
<正>作者开宗明义,指出长期以来,规划研究者们在如何获知规划目标是否实现这个方面缺乏开展实证分析的专业能力,因此,规划师们需要构建一种超越现有知识结构局限的新评价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了解规划成功实施的程度如何,规划的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实现了目标,及如何运用实证分析去进行调查研究。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演示如何在规划成功与否
期刊
随着“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国家政策的实施,中国很多企业开始了国际化并购的进程,然而,根据统计大部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并不成功,我国企业进行的海外投资项目只有很少部分能保持盈利,其中涉及到的并购风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并购效果。所以,研究我国大型上市公司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显得十分必要。国内外有关于中国乳制品行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较少,本文选取蒙牛乳业收购贝
学位
在介绍河南省林州市南谷洞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组织与实施的基础上,研究了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质量的影响因素,认为保证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的质量除做好人员分工组织和试验研究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外,还需做好原材料、配比及拌和、温度控制、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和封闭层涂刷等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完毕后还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期刊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的教育系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成长需要,实行"五位一体"育化学生,推动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发展成为当下基础教育直面的问题。文章结合调查走访的访谈记录与查询的资料,剖析并总结了当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瓶颈,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以"内外联动,双向开放"为目标的教师、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解决对策,以期助力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期刊
苏轼、苏辙早年两度在父亲苏洵陪同下赴京师远游,饱览了终南山、华山、黄河、长江等名山大川及沿途的其他自然景观,游览了寺庙道观、亭台楼阁、古代遗迹等人文景观,对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有所接触和了解。两次远游对苏轼、苏辙的教育影响呈现在多个方面,其一是儒家入世思想与佛道出世思想的冲击与碰撞,其二是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加深,其三是文学修养的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