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中琴、瑟、筝、筑图像辨析

来源 :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的记载及出土实物,使人们对汉代的琴、瑟、筝、筑这四种拨弦乐器有了清楚的了解。琴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形若长棒,首端近方,尾端近圆的琴;另一种是有尾板的琴。琴的尺寸约在80-100厘米之间,宽度约20厘米,琴为五弦或七弦。瑟为长方体的矩形,瑟的首端有岳山,尾端有尾岳和瑟柄,瑟枘为凸起的柱状。瑟的尺寸在114厘米左右,宽度约40厘米,汉代的瑟为二十五弦。筝是在瑟的基础上发展的乐器,筝的外形为狭长的矩形,筝与瑟的结构接近,两者相比较,筝的岳山抬高,柱码加大,床面拱起度较瑟大一些,筝的尺寸在130-160厘米之间,宽度约20厘米,弦的数量是瑟的一半,有十二或十三弦。筑的样式非常特别,形制作“大头细颈”,“大头”即音箱部分,“细颈”即柄部,作半圆棱柱体,尾端微翘呈半圆状,筑的尺寸约120厘米、柄长50厘米左右,筑的弦数为五根。有了实物的比对,汉代图像中的琴、瑟、筝、筑的辨识有了科学的依据。图像中的琴、瑟、筝、筑不仅刻画出其外形的特点,还刻画出其演奏的方式,乐队的组合及其演出的场景。从发现汉代的汉代乐舞图来看,琴、瑟是汉代主要的弹弦乐器,往往在乐队中与其他乐器组合出现;筝、筑在图像中出现的较少,在汉代乐队中不是主流乐器。
其他文献
通过对相关契丹-辽时期遗存琵琶伎乐飞天浮雕、出土壁画、文物的研究,可以看出契丹-辽时期琵琶主要以四弦曲项琵琶、五弦曲项琵琶的应用为主;“弃拨手弹”的演奏方式上也开始
笔者认为,虽然契丹-辽实行禁书政策,使人们难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文字资料,但在历史遗址(迹)、墓葬壁画、民间收藏中,却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图像资料,使人们能够透过这些图像看到
通过前期对舞台、藏本及“刻”“画”艺术三个探究,已经认识到,戏曲或曲艺等岭南民间俗乐总以题材、表演形式、服饰、布景等多种方式渗透到雕刻、绘画、文学、民俗等领域,这些鲜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经中记载有“琉璃琴”,或以为“琉璃琴”即是印度的维那,但佛经中的“琉璃琴”在巴利文献中只知道是一种黄色橡木制的琴,琴的形制与演奏方式完全不得而
文章介绍了箜篌形制的多样性、时空的多向性、形态的多变性、审美的多面性,以及文化的多元性,并就其音乐表现的多解性进行了探讨。
文章介绍了晋南地区保存的宋金杂剧乐队图像,并就宋金杂剧乐队图像研究了其编制、高配置的乐队、低配置的乐队,探讨了宋金杂剧艺术的世俗化。
音乐文物图像对于研究、总结汉唐吹奏乐器的总体发展规律、每一时段发展特点以及某一种类吹管乐器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推断,音乐文物图像应当是整个音乐史学研究的
白集汉画像石中的形象没有细节,强调手舞足蹈的大动作,单纯简洁的大形象。在不事雕琢的整体造型中,表现出一种流动飞扬的“气势”之美。正是这种“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
本文试图以图像结合文献,以汉代乐队和用乐功能为主要解读对象,对徐州地区汉乐舞图像、汉代音乐文化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研究。
巾舞和袖舞同为汉代社会十分流行的舞蹈形式,汉画像石(砖)乐舞图中也有大量此类画面。由于这两种舞蹈所用舞具长巾和长袖有着较多的相近之处,加之汉画像石(砖)画面漫漶不清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