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3+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来源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目标与对策”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模式从2000年起在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首的世界几十所大学操作、实施,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深受学生欢迎,得到产业界高度评价。适应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当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科学认识与有益借鉴,遵循以学生为本、创新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和多赢的基本原则,创新构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3+1"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规格要求,"3+1”模式的教学设计,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及项目设计,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等。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一种以项目设计为导向,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真实的工程环境为背景,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其改革成效的评价,可运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12个标准来进行,通过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将为培养高素质高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语篇话题"是语篇或言谈的中心,对于整个语篇起概括作用.然而学者们对于语篇话题的表征形式持不同观点,如语篇实体式、问题式、命题式,也有零形式.本文从回指解决和语篇构建的角度,对以上诸种表征形式进行分析和评论,并指出命题式语篇话题符合人的认知心理,有利于事件回指解决和语篇写作.
Recent researches on academic discourse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authorial identity.In the process of academic writing, writers not only produce knowledge and make claims, but also create their ide
从调查学生学习汉语情况这一角度为切入点,研究有针对性地汉语教学,在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教学实践和个别访谈等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情况,在中国大陆,强调和延用综合汉语教学法,在中国大陆,有人主张分科对外汉语教学法,在美国,教学法灵调整,趋向于综合教学法,在欧洲,注重在综合中突出结构的教学法,综上可见,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汉语教学使用不同的汉语教学法,他们在注
在旅游话语中,"信奉"是并列于"事实"的两大劝说出发点之一,是有效说服受众的主要基石之一.只有在旅游话语中体现出了对受众旅游价值观念或旅游文化传统的关注和重视,才能积极有效地说服游客采取行动到实地旅游.从西方受众对自然景观审美的传统出发,探讨其旅游文化如何影响西方游客对贵州旅游自然景观产品进行选择.西方人认为旅游是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是思想的喻词,带来观念的转变;旅游是人格提升、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发生在不同作家的类似情境文本之间,在相互交涉与影响下产生文本政治.文本会运用引用、模仿、崇拜、降格等方式,在文本间产生内部互相交织的情沉.台湾战後三位重要的散文家颜元叔、许达然与王鼎钧曾先後赴美,并写下描绘美国雪景的散文创作.在颜元叔<美国之冬>、许达然<大雪>与王鼎钧<美国之冬>之同有着明显的互文现象:文本同相互引用、描绘相似的异国情境与表述自身体验.互文
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一般来说,西方人习惯有话直说,中国人含蓄委婉。在表达愿望上面,中国人喜欢借助于外物来寄托一种趋吉避凶、追求长寿、祈求福禄丰饶、子嗣繁衍、官宦功名等美好愿望。世代相承的中国吉祥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精神及真善美,是我们彼此认同的标志和沟通情感的纽带,也是人们生存、生活的一根重要精神支柱,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吉祥文化渗透
会议
国家形象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重要体现,其塑造与传播日益被世界各国重视。其中,个体传播作为国家传播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国家形象传播快速有效的"名片"。在全球化语境与跨文化传播语境中,因体育超越种族、语言、社会等障碍的特性及公众对于体育赛事的高度关注与参与,体育传播成为推动国家传播、展现国家形象的有利途径。因此,如何更好地体育传播影响和推动国家形象的建构意义重大。本文从媒介框
本文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57年的办学历程,主要从特色兴校、产学结合互动发展以及依托企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地方性大学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高等院校只有紧紧依托区域产业,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外生环境中获得支持,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学校为区域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产业解决实际问题,区域产业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和就业机会。学校与区域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基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一种理想和期望.由于人性中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利益博弈主体的不对等地位、我国国情中关系网络的存在与法治意识的缺失、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教育评价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现实处境并不尽人意.从人性的角度探寻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出路,一是承认人性的利己性及其合理性,建设体现个体与公众利益的现代学校制度;二是实事求是看待教师的"人性",建立教师发展制度;
广东纺院以"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结构与体系为基础,结合学院新老校区建设,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职业教育综合园、时尚创意产学合作园、科技创新园等"三个园区".本文分析了三个园区的建设基础,阐述了重点建设内容,并介绍了建设进展情况及下一阶段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三个园区”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综合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时尚创意产学合作园建设。随着广东纺院今年招生规模的倍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