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644894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大规模入侵,至“七七”事变发生后,演变为中日间的全面战争。“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是近现代中日关系重要的转折时期。面对日寇的入侵,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而在此期间,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经历了较大的变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民政府这一时期的对日政策,扑朔迷离,充满着各种矛盾变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是军事上不抵抗,外交上则绝不能屈服,向国际联盟申诉;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极大的震动了南京国民政府,日本对上海的进攻已触及到南京统治集团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利益,由于上海的特殊地位,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但也仅是有限度的抵抗,最终签定了《淞沪停战协定》;《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日军又把矛头指向了热河和长城各口,这时国民政府采取了一面和日本直接交涉,一面寄希望于国际调停的政策,实际上还是倾向于妥协,经过中日双方的外交折冲和激烈交锋,中日双方最终签署了《塘沽协定》。以《塘沽协定》的签定为标志,国民政府将推行“避免与日本冲突的完全消极之政策”;《塘沽协定》签署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内政外交困境,更为了其“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需要,以及想借此求得一个暂时的苟安局面的目的,国民政府响应日本的“广田外交”,采取了“亲日”的外交政策。但事与愿违,国民政府“亲日”外交所导致的是中国华北主权的逐步丧失与中日两国关系的更趋恶化;从1935年华北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是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时期,其趋势是由妥协转向强硬,由退让转向抵抗。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改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华北事变中,国民政府对日本基本上还是屈辱妥协的。但在日本紧接着策动的“华北自治”运动中,他的态度就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开始抵制了。1935年11月,国民党五大召开。在此次会议上,蒋介石明确表示在对日关系中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以此为标志,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明显转变,趋于强硬。1936年后,随着华北形势的恶化,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强硬也日益明朗化。总之,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国民政府逐渐放弃妥协政策,对日态度日益强硬、坚决。这有利于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利益,也为后期的抗日战争作了必要的准备。
其他文献
目前,学术界对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这些大城市的城市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中、小城市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例如像马鞍山,由于在历史上名气不大,发展的轨迹主要是
高语罕是中共早期党员,是安徽现代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他不仅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筹备活动,而且为安徽的革命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后期,其思想逐渐背离了
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学、法理学和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以传世文献为依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出土简帛和其他考古资料中直接或间接涉及秦汉军法的有关内容,作尝试性
中国的礼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功能。《通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巨著,其九门之一的《礼典》记录了中国古代历史上
在近代中国的整个不平等条约体系中,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为列强向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行使其他各种特权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中国的危害极其严重
福建省福清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侨乡之一。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国家放宽了公民因私出国的限制,福清人出国的人数逐渐增加,形成一股新的出国浪潮。据相关资
陈垣先生成名已久,解放前就有“史学二陈”的并称,堪称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双子星座,然相对于陈寅恪的研究,对陈垣的研究则较为薄弱。大多数的著作及论文出自其后代或学生,内
自从《孝经》成书以来,历史上的学者士人便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和阐发,其中明代是《孝经》研究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不仅承继了历代《孝经》研究的成就,而且又呈现着
南宋学者王应麟,承其家风,博览群籍,兼容并蓄,不专一师。于校勘、辑佚、目录、蒙学无不造诣精深。为官之余,著述不辍,一生编著各种著作达30余种,700余卷,不愧为南宋儒学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