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M/GBSA的相互作用熵方法在蛋白-蛋白以及蛋白-核酸体系的应用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蛋白质-小分子、蛋白质-蛋白质以及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生理过程、解释疾病和设计新药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不少实验手段可以为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些信息,但实验过程常常需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与财力。与此相比,理论计算在计算机能力高速发展的当下,越发地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显示其优越性。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对接等方法已经建立,对蛋白-配体复合物结合细节的预测,已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高效率和低成本是计算方法相比于实验手段的巨大优势。在用计算化学以及理论化学计算生物大分子体系结合自由能的领域,最困难和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是结合熵以及溶剂模型的处理。传统方法,比如正则模式分析(Normal Mode Analysis),具有许多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残基变异导致其结合自由能中的熵变,我们小组结合分子力学/泊松-玻尔兹曼(广义波恩)表面积,即MM/PB(GB)SA方法,发展了相互作用熵(IE)方法,全称为MM/GB/ASIE方法。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PB(GB)SA、丙氨酸扫描以及相互作用熵方法,我们能够计算单残基对生物分子体系结合自由能的贡献及其体系的总结合自由能。本论文应用MM/GB/ASIE,以及其他几种基于结构的预测方法,探索了几种重要体系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调整改进了传统ASIE方法使之适用于高静电作用的蛋白质-RNA体系,这些研究对促进肿瘤治疗药物设计、推进理论计算在遗传学等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本论文的第二章将MM/GB/ASIE方法应用于探究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及其单抗(mAb)的结合机制之中。PD-L1单抗是非常有前景的广谱癌症免疫治疗药物。本研究计算了 5个PD-L1/mAb体系的热点残基,分析出它们的结合机理。我们的结果表明,在所有五种PD-L1/mAb结合复合物中,PD-L1M115和PD-L1Y123是两个相对重要的热点。我们还发现与PD-L1M115和PD-L1Y123结合的残基也是单克隆抗体上的重要残基,显示出结合口袋内热点残基的分布耦合的规律。将计算丙氨酸扫描结果与两种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的丙氨酸扫描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其中PD-L1/KN035体系的相关系数为0.87,PD-L1/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的相关系数为0.6。计算结果与其他自由能预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MM/GB/ASIE给出了更可靠、稳定的预测。目前的工作为针对PD-L1的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本文的第三章中,我们用MM/GB/ASIE方法计算了两个PD-1/mAb体系中单残基对结合自由能的贡献。PD-1单抗也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我们将预测的热点与PD-1/PD-L1复合物中的结合热点进行比较,表明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以类似于PD-L1的方式与PD-1结合,而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通过N-环肽链以更加不同的方式与PD-1结合。PD-1K131是两个PD-1/mAb复合物唯一共有的热点。我们还发现与PD-1K131结合的单克隆抗体的关键残基基本都由范德华(VDW)能控制。此外,两种单克隆抗体上的热点的静电贡献都较低,这提示我们可以考虑增加单抗的静电能量贡献达到提高抗体结合能力的目的。在本论文的第四章中,ASIE方法被用于定量分析YTH域蛋白家族中的Mmi 1蛋白及其特定的mRNA结合位点,即mRNA上的DSR(选择性去除的决定因素,determitant of selective removal)基序。在这之前,ASIE方法较少运用到包含核酸的体系中,因为核酸是生物分子中静电能量较高的体系,对其计算的准确度低于静电能量较小的大分子体系,因此我们通过研究确定出适合核酸-蛋白的力场参数以及GB模型。此外,我们定量预测了 Mmi1 YTH/DSR基序复合物的热点,并分析其重要残基的特异性结合机制。我们发现,在两个疏水口袋中较大的一个口袋,多个酪氨酸侧链的羟苯基基团与核酸碱基中的芳香环形成π-π堆积。此外,小疏水口袋由3个碱性热点包围以稳定RNA的5’-末端,大疏水口袋形成了一个碱性“夹子”夹紧RNA的3’-末端。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之间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对于一个实验测得的结合温点YTHS333,常规的单轨迹ASIE没有检测到其任何贡献,我们用双轨迹ASIE方法解释了假阴性产生的原因在于YTHS333的丙氨酸突变体发生了一些构象变化,得到了与实验互相印证的结果。通过调整优化传统ASIE方法,我们将其运用范围扩大到核酸-蛋白体系,这对研究核酸参与的众多重要生理过程以及核酸药物的设计提供有力帮助。
其他文献
球场观众不良行为治理是我国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从乱扔垃圾到观众暴力事件,不同程度的不良行为一直充斥着球场,呈现出普遍化与多样化的趋势。观众不良行为屡禁不止,不仅阻碍了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提出球场观众不良行为的有效治理策略对维护我国赛场环境及进一步促进赛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观众行为的约束过程中,仅仅依靠自律是不够的,增强他律可以有效弥
学位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孕激素受体(PR)拮抗剂及中药散结镇痛胶囊(SJZTC)对各类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的治疗效果,为EM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可供选择的药物。方法:1.将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种植于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小鼠腹壁皮下,建立EMs鼠模型,分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接种后第14天治疗组分别给予背部皮下注射ER-拮抗剂(Faslodex,5mg/kg/d)
学位
第一部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大分割放射治疗的近期临床观察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大剂量分割模式放射治疗的急性及晚期毒副反应,并分析患者放疗的生存情况。方法此为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自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共计入组患者162例,其中42.5Gy/16F(2.66Gy/F)组77例,36.5Gy/10F(3.65Gy/F)组8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态调强放疗(IMRT)计划设计,并每
学位
序列运动学习是人类获得新技能的重要能力之一,如日常生活中说话、写字、弹琴、开车等行为的流畅完成都基于序列运动学习,而一些功能性脑病患者因学习及执行序列的能力受损,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目前我们仍不能很好地解释大脑是如何计划、执行和调控动作序列的。之前有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是计划序列行为的关键区域,但相关的神经机制并不清楚。为了探究这一问题,我们以非人灵长类猕猴为实验对象,设计了包含多个层级的序
学位
将统一科学视作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并对其内容和类型加以研究的著作并不少见,逻辑经验主义的几位主要代表均有过高论。但研究其意义的著作却并不多。本文意欲用科学与哲学的双层尺度对统一科学进行思想史考察,阐明统一科学不仅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论题,就其本意而言,统一科学是科学与哲学的统一:自古希腊始,统一科学便成为西方哲学思想的内在形式。潜藏于其中的科学知识作为哲学思想的基础,影响甚至决定其论证方式、建构
学位
蛋白质结构预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低成本且高效率地从原子水平了解蛋白质的功能,而准确的残基接触和距离预测对基于序列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残基接触和距离预测还被广泛应用到了蛋白质结构无序区域的识别、蛋白质结构域的分割、分子动力学模拟加速、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和蛋白质设计等诸多领域。残基接触预测方法经历了基于局部相关性分析、直接耦合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模型的演化过程,并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引
学位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先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具有无创伤、无辐射、多参数、高分辨、高对比度等的成像优势。射频系统是激发/接收磁共振信号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对所需磁共振信号的探测能力,是高场磁共振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也是制约国产设备性能的主要挑战和核心部件。是影响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成像能力、成像速度和临床诊断价值的
学位
上世纪中叶以来,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在理解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机制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然而其仍无法解释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暗物质与暗能量起源、引力相互作用机制等科学难题,引发了对超越标准模型的诸多科学探索。由于超越标准模型的拓展模型(如超对称模型等)普遍预测了基本粒子具有在现有实验技术水平下可被测量的固有电偶极矩,因此对其非零值的精密测量可用于精确检验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与新机制,是当前验证非强相互作用下
学位
材料的物理特性及潜在应用依赖于其结构特征,因而认识和理解结构相变与其物理特性的内在联系对于材料科学领域来说是一个长久不衰的核心科学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多铁化合物和异质结构的构建,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更有前途的领域,并朝着基于钙钛矿结构的研究方向发展。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具有在晶体对称性上的广泛适应性以及结合多种阳离子的能力,丰富了材料的物理性质如铁电、铁磁、压电和磁电耦合作
学位
单次多幅超快光学成像(Single-shot Ultrafast Optical Imaging,SUOI)可以在光学光谱范围内以大于108帧/秒(fps)的成像速度实时捕捉瞬态场景,这对于记录不可逆和难以复现的瞬态事件,以及理解物理、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基本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获取图像方式的不同,单次多幅超快光学成像技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成像技术,另一类是计算成像技术。直接成像类技术是将瞬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