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3142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BMSC植入骨质疏松性大鼠椎体内,小剂量、间断使用PTH促进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初步研究移植BMSC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的可行性。方法:1.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n=9)和模型组(OVX,n=33)。模型组采用切除双侧卵巢的方式来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对照组则切除卵巢周围相同体积大小的脂肪组织作为对照。模型建立10周后各组随机选取1只大鼠,脱颈法处死,取腰5椎体,骨组织常规经弱酸脱钙液脱钙、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椎体骨小梁情况。2.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BMSC,细胞传代过程注意观察各代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技术对BMSC进行鉴定。鉴定后的BMSC传代至P3代,光镜下观察选取生长状态良好融合度80%以上的BMSC接种于6孔板上,待细胞融合至90%,换用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鉴定诱导结果。3.对照组大鼠(SHAM,n=8)分为A组;骨质疏松组大鼠(OVX,n=32)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PTH治疗组C组、BMSC组(D组)及联合治疗组E组,每组大鼠数量为n=8。A组和B组不作特殊处理,正常饲养;C组每隔一天皮下注入PTH(1-34),剂量为40μg/kg/day;D组和E组取大鼠腰部后正中切口,显露L3-L5椎骨,取P3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5×105cells/ml,采用1ml注射器经各椎体椎弓根近椎体处缓慢旋转进针植入BMSC,,植入剂量约为0.5ml。在植入BMSC的基础上,其中E组隔天皮下注入PTH(1-34),剂量同C组;D组则隔天皮下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干预8周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含量;处死各组大鼠,取L5椎体,标本经弱酸脱钙液脱钙、固定、石蜡包埋等常规步骤,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L5椎体骨小梁情况,评估BMSC的成骨作用。结果:1、去势手术10周后,造模组较假手术组L5椎体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骨小梁排列较紊乱、稀疏,部分骨小梁出现断裂,表明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2、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提取BMSC后,于恒温细胞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半量换液,光镜下即可看到部分贴壁细胞。此后每2天换液一次,原代细胞经过10天培养时间即可传代,此后每1W左右即可传代一次。取P3代细胞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BMSC高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45,说明提取并代增的细胞为BMSC。P3代细胞行茜素红染色结果:光镜下可见BMSC逐渐向成骨细胞分化,并产生矿结节,细胞大片红染。3、干预8周后,ELISA法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TH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H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血清ALP活性则变化不大;与模型组比较,PTH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血清骨钙素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PTH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血清骨钙素则变化不明显(P>0.05);组织学切片则显示治疗组较模型组骨小梁较粗、排列整齐,髓腔较小,骨小梁密度较大。结论:仅通过移植BMSC作为干预手段,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并不显著,这可能与移植细胞的成活率、BMSC数量有关;BMSC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增强,改善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微结构,增强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睾酮替代疗法对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及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筛选自建库至2020年12月关于睾酮替代疗法对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骨密度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手工检索符合文献的相关参考文献。由两名评价员严格按照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使用Cochra
目的:构建纯合型Plin1基因敲除小鼠品系,为研究PLIN1相关功能提供专属特异的动物模型;观察Plin1基因敲除对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肥胖的相关影响;进一步探究PLIN1对脂肪组织脂质代谢和炎症水平的作用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显微注射、CRISPR/Cas9和胚胎移植技术构建Plin1基因敲除小鼠,并进行品系纯化。根据Plin1基因2号外显子序列设计、筛选、合成sgRNA后构建质粒型sgR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中不同吸入氧浓度(FiO2)对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20):A组FiO2为35%,B组为50%,C组为75%。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关气腹后10 min(T3)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心率(HR)、收缩压(SBP)、
目的:比较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骨密度水平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差异,分析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要求年龄>50岁,根据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研究患者133例。依照1994年WHO骨
目的:探讨SH2B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2型糖尿病(T2DM)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山西地区的120例T2DM患者(DM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NC组),检测入选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HOMA计算器软件计算稳态
目的:观察侧前方椎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初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数据,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LLIF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43例,女27例,男16例;年龄43-
目的:应用分层应变分析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左室收缩期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三层心肌纵向峰值应变,以此早期评估此类患者心肌功能。方法:收集自2020年4月到2021年1月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T2DM),其中共收集病例4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组(B组)20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C组)20例,另外采集健康志愿者20例,
目的:1.比较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合并T2DM患者与非T2DM的HFpEF的临床特点。2.比较非HFpEF的2型糖尿病(T2DM)和T2DM合并HFpEF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HFpEF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274例HFpEF患者分为非T2DM的HFpEF组145例和HFpEF合并2型糖尿病1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02月至2020年12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57名,其中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共纳入54名,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4.2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方法:(1)体外培养HSC-T6细胞,剂量效应组用质量浓度(0、10、20、40、60μg/m L)的ox-LDL处理HSC-T6细胞24 h;时间效应组用20μg/m L的ox-LDL处理HSC-T6细胞0、3、6、12、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