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来源 :中国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aoga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课堂互动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课堂提问为手段的对话教学理念符合课标的基本要求。提问是教师引发学生注意和思考、检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课堂主要手段。由于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面临其音乐教育资源、生源选拔、师资能力弱以及教学环境设备等一系列需要提高的境况,导致其课堂教学和其中的课堂提问都面临着挑战,音乐课堂提问的质量不高,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该校音乐鉴赏课堂提问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本研究以符号互动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相关课堂提问有效性、问题类型等研究,以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为例展开为期五个月的个案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制定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该校的音乐鉴赏课堂提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校音乐鉴赏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问题和成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发现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存在以下六个问题:(1)教师聚合式提问太多,问题不明确,缺少启发引导的功能;(2)音乐教师对音乐课堂提问重缺乏“实践性”的理解,反馈少且候答时间少;(3)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理解不透彻,设置问题不合理且模糊重复,提问方式单一;(4)教师对课堂提问准备不充足,忽视音乐是听觉性艺术,课后缺乏反思;(5)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反馈过于简单,语音语调动作单一;(6)学生严重缺乏课堂质疑能力,课堂主动性不足。为了提高音乐鉴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基于符号互动理论,首先从学校方面提出建议:(1)改善福利和其他措施,加大对教学人才的招聘力度,加强现有学校的音乐教师队伍建设(2)学校通过能力竞赛、课堂展示比赛或组织创作等多种活动积极促进学生审美感知的形成,为教师教学和提问方式的改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学校积极推动有关音乐课堂提问的研究,建立音乐鉴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评价系统(4)学校加强对教师课堂提问和教研活动的政策支持,为教师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创造良好的环境(5)最后,学校在校园内营造平等、互动求知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质疑教师的能力。从音乐教师层面提出如下改进措施:(1)教师增加课前提问的准备,设计组织语言明确问题,增加发散式提问的比例(2)在课堂中增加“实践性”的比重,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并且给予学生合适的候答时间(3)教师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注意语音语调,把握时机启发引导学生(4)提问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利用提问多角度激发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5)教师应及时解决重难点,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和追问(6)教师应对提问加强反思,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7)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信用卡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易方式,已成为现今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背景下,国内多家商业银行把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发展业务中零售金融业务重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六大国有银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均设立信用卡中心。行业的竞争,离不开的就是人才的竞争。在信用卡行业,营销是创造收入的主要途径,营销人员在营销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
学位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呈逐年递增趋势,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肿瘤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CRC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状RNA(Ci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组织特异性,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大量研究结果已证实circRNA
学位
《八首音乐会练习曲》是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卡普斯汀(Nikolai Kapustin)创作的钢琴作品,这套作品在古典的结构框架中融入了爵士元素,包括拉格泰姆、布鲁斯、布吉乌吉、摇摆、摇曳节奏、爵士乐特殊和弦等。同时,卡普斯汀将原本即兴演奏的爵士乐呈现在乐谱上,使演奏者透过准确的乐谱信息来感知爵士乐的风格以及诠释爵士乐的特点。本文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介绍了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第二章分析了
学位
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两晋时期,西秦古筝艺术便已在龙城镇(现辽宁朝阳地区)广为流传。从春秋时期到现在,古筝艺术的传承发展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筝乐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演奏技术的发展、筝曲创作以及器乐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良好政策为器乐发展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随着这一时期出现在辽宁地区的优秀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们的推动下,东北地区乃至
学位
竹笛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最开始,竹笛是以伴奏戏曲的形式出现,而后慢慢的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开启独奏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线里。而重奏形式最早出现在西方,重奏形式多样。由于重奏演奏出来的效果比较立体而丰富,所以近些年发展比较快,多声部重奏艺术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竹笛较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中国竹笛乐团创建于2012年,是完全以纯竹笛演奏形式展现在舞台上,张维良老师作为中国
学位
“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后裔,是祖祖辈辈生活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秦汉之后,中原汉族南来“与越杂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文化碰撞与互相交流融合、整合,壮族与其先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主体性与开放性、包容性相结合的民族文化特征。民族关系也呈现出各民族间多元通和、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共荣共生的多元一体格局。”笔者的田野调查点广西宜州,境内先秦时期为百越之地,也是汉文化传播较早并且与底蕴深厚的壮族
学位
随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如何实现的问题再度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文化传承与创新”在中国高校究竟应该如何实践?其实践的效果如何?在当前加强美育的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有何独特作用?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北京大学学生京昆社”(简称“北大京昆社”)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北大美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研究法与扎根理论,深入挖
学位
《D大调双簧管与钢琴奏鸣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晚期的代表作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演奏学习与合作经验,对该作品的钢琴演奏、与双簧管的协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笔者对作曲家圣-桑的生平和《D大调双簧管与钢琴奏鸣曲》进行了文献研究,撰写了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并对这部作品的曲式、调性、织体、节奏进行了音乐分析。其次,笔者从触键、力度与速度、踏板的运用、风格的把握四个方面,进行了钢琴声部演奏的研究。最后,
学位
过去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内外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黄河流域,但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和考古学的发展,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史中的作用逐渐被学者们重视,并出现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如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中游的大溪文化、下游的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在探索中华文明时,音乐史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而乐器作为音乐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人类对音乐的探索,能反映出社会生产力、思想精神的变革,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重要部分
学位
本文选取佛山市高明区和南海区学习钢琴的高中音乐特长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自我决定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验证钢琴教师支持与钢琴学习投入的关系,并探讨两区高中音乐特长生钢琴教师支持和钢琴学习投入的整体特点、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的特点,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音乐特长生钢琴教学提供一些借鉴经验。本文编制了适用于高中音乐特长生的《钢琴教师支持问卷》和《钢琴学习投入问卷》,并借助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