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伊冯·阿蒂安波·欧沃尔是当代肯尼亚著名的女性作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蜻蜓海》是欧沃尔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本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试图寻找一条中非间文化变迁交流的重要途径,并展现了帕泰岛与不同文化交往的精华部分;最重要的是,该小说将审视的目光投向整个人类世界。小说中人物在不同地理空间的流动,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蜻蜓海》一方面探讨了个体通过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冯·阿蒂安波·欧沃尔是当代肯尼亚著名的女性作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蜻蜓海》是欧沃尔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本文从地理空间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试图寻找一条中非间文化变迁交流的重要途径,并展现了帕泰岛与不同文化交往的精华部分;最重要的是,该小说将审视的目光投向整个人类世界。小说中人物在不同地理空间的流动,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蜻蜓海》一方面探讨了个体通过地理空间流动建立身份,努力寻找精神家园和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小说通过描述外来人与帕泰岛民之间的互动,展示了外来人在与当地人的交往过程中,如何融入当地社区,获得当地认同,并与当地人形成共同体。本文探讨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空间:母亲的花园和美容院、穆希丁的家、600年前郑和后裔来到岛上后留下的墓碑和技术员迈赫迪修船坞,以此阐明小说中的人物如何通过这三个地点进行自我探索。本文选取了小说中三个自然地理空间:帕泰岛、斯瓦西里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来探讨艾雅娜如何从家乡帕泰岛启程,通过斯瓦西里海来到中国,再从中国来到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旅程,女主人公意图在冒险过程中找到一个可以栖居的精神家园。本文分析了现代交通工具的流动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创造了便利条件,但男女主人公在地理空间中过快的流动速度也让他们的心灵无所适从。上海赵无极的画展、浙江的制陶经历,让男女主人公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彼此救赎,完成身份的建构。立足于小说文本细读,本文聚焦于小说文本中地理空间的建构特色及其叙事艺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人与地理空间的互构问题,从而揭示小说的地理审美思想。通过对欧沃尔作品地理内涵的延展发展,本文力争对现有的研究有所突破,使读者不仅领略到小说艺术表达的美学价值,而且认识到小说通过地理空间深入到人类个体的内心世界。从具有地域特色的帕泰岛走向全世界,欧沃尔的书写跨越了时空、种族、性别和阶级的限制,展现了《蜻蜓海》在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互动中所体现的独特艺术价值。
其他文献
在《南部档案》中的盐房档案里面,保存有不少围绕着盐井而发生的诉讼案件,通过梳理学术史可以发现,学界虽有不少学者关注四川南部县的盐房档案,但是鲜有学者对其中的盐井诉讼档案进行考察。以盐房档案中的盐井诉讼档案为研究对象,可以丰富和深化四川盐业史、法律史学的研究。在清代的四川南部县,盐井是许多百姓家中一项重要的财产,不少百姓以煎烧井盐为业。《南部档案》中所见盐井产权基本形态有两种,一是“井地合一”,即井
遗传疾病是由基因间相互作用、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导致的结果,因而挖掘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是生物医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信息学领域积累了大规模组学数据,为挖掘遗传疾病与基因间关联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多种组学数据研究新型致病基因预测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1)从新视角对代谢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了不同类
牟宗三《圆善论》是其晚年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这部著作以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以会通中、西哲学的方式诠释其“圆善”思想。牟宗三依据中国儒释道三家基本义理,以天台圆教回应康德圆善(最高善)的解决路径。康德肯定一人格神的上帝,依照基督教的传统来解答圆满善的可能性;牟宗三消化康德、融摄康德,最后在圆教之境中,依儒家之义理证成圆善之可能。此中西两种不同的解决模式,显示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智慧。笔者依
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从艺术符号学的角度阐述艺术创造问题,提出了别具一格的幻象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音乐、舞蹈、绘画和图案、雕塑、建筑、诗歌、戏剧、电影八大艺术门类中,具体分析了八大艺术门类的幻象及各自的艺术特点。她的理论深受过程哲学和逻辑符号学开创者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哲学人类学和文化符号学开创者卡西尔(Ernst Cassirer)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今,在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都日益复杂化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消费新模式,推进消费升级,更是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为应对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和生育率持续低迷,我国生育政策也在逐渐变化,2016年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无疑是我国生育政策史上的重大转折。该项政策的实施,不仅为解决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做出长期战略,更对
信息交流制度是国际环境合作的重要前提与基本内容,是一项基本国际环境法制度。从制度设立目的来看,国际环境信息交流制度一方面可以增加环境议题的知识确定性,促进环境保护合作共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监督各缔约国的环境履约状况,借此保证国际环境条约的切实履行。从制度运行来看,国际环境信息交流主要可分为信息收集与生产、信息提供、信息获取以及信息交流四大环节,主要涉及环境信息提供方、环境信息获取方以及环境信息中
中国家庭生育率经历了近20年的波动下降,2020年首次跌破10‰。同一时期,中国家庭结婚率近年来也持续下跌。经典经济学理论早已形成共识,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的视角来看,人口要素的良性发展,包括人口数量的良性增长和人口素质的稳定提高,才能支撑起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扭转我国生育率持续快速下降的趋势,使人口增长重新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对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相关
2021年《人大组织法》修改,新增的第25条第4项规定委员长会议通过监督工作计划等重要日常工作,为监督工作计划提供了明确的上位法依据。从监督工作计划制定实践看,地方开始探索制定监督工作计划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沿袭采用这一方式,表明其并非监督领域新近出现的新实践,已然成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从功能上而言,监督工作计划的制定体现出人大监督权力在运行过程中注重组织性和计划性,表明了各级人大
诈欺取财罪自唐律确立后,直到清末以前,都未曾有过根本性的变动。清末修律时,诈欺取财罪吸收了德日等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不仅增添了新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一改清末以前“准盗论”的量刑规定,有了独立的量刑标准。在内容上,诈欺取财罪的最大变化在于,将恐吓取财罪一并归入其中,成为一个具有两种行为方式的选择性罪名。《刑律草案》中诈欺取财罪的相关规定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得到了沿袭,但由于缺乏实践基础作为支撑,1928年
伴随着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和手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当前,全国多地应用乡村数字治理平台,探索“线上+线下”基层治理模式,打破基层治理的时空限制,为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升级寻找新的突破口。基于数字治理平台快速发展的实践背景,本文以浙江省义乌市L村乡村数字治理平台为例,总结数字治理平台在乡村场域的运行特征,并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提出本文分析框架,从效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