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产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ddd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从信息时代步入数据时代,从信息经济开始步入数字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顺应经济转型大势的必然选择。2018年9月26日由发改委牵头,19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文件指明数字经济在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数字经济的本质是经济活动的数字化改造,这种数字化改造,是以数据为中心来展开,通过数据的快速流动和深入挖掘来实现的。因此,党中央提出,数据是新时代经济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必然参与到生产活动之中,而一旦进入生产活动,数据就需要一个法律的外表,马克思指出,财产关系是生产关系的法律外表。产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符合现实的物质基础。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财产客体,其具有着与物权、知识产权和其他产权所不同的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数据产权的特殊性。但是,当前的产权框架并不能很好的容纳数据产权,现有的法律框架不能恰当的调节数据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影响了数据正常参与生产活动,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现有产权框架对数据产权的不兼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产权框架下,不存在数据财产的概念。学术界对于数据产权的定位不甚清晰,对于数据财产权的本质认识尚不清晰,这种不清晰导致了很多人争论数据是否具有财产属性,数据财产是物权、知识产权还是新型产权。二是传统的产权制度无法解决产权的新特性带来的挑战,产权的新特点对产权的界定提出了诸多的新挑战,例如数据的动态性与财产的稳定性之间的冲突。三是数据的定价和交易问题,缺乏一个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四是传统的产权制度并不能对数据产权形成一个有效地保护。
  本文运用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结合数据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数据产权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第一,从介绍研究背景开始,之后从理论和现实方面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对于国内外关于数据产权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奠定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三,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四,对于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扼要论述。
  第二章: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本章对本文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一定的界定,主要是数据和数字经济等概念,其次对本文中所运用到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一是本文的主要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二是对分析产权界定和产权交易有重要作用的西方制度经济学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科斯定理等;三是用于分析数据和数字经济本质的信息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产权的起源与特点。本章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数据产权的本质。依据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生产力进步对数据客体所产生的影响导致的数据属性的变化,确认了数据是一种新型的财产客体,数据产权是全新的产权类型。接着论述了这种属性导致的数据的广泛应用,以及数据产权对传统产权框架提出的挑战和应对这种挑战的产权界定的目标和要求。
  第四章:数据生产与数据所有权的初始安排。本章首先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讨论了数据生产的可能性,指出了生产成本对于数据生产的重要意义。然后以交易的视角数据生产活动,分析数据生产中数据客体所有者和数据生产者之间的契约关系,讨论在何种所有权的初始安排下,能够最小化的降低交易成本。接着讨论了在这种情况下,契约对于数据客体所有者的不公正性。此外还讨论了数据产权与人格权之间的区别问题。
  第五章:数据流通与数据产权界定。沿着数据运行的过程,本章讨论了数据流通交易的基本特点,指出了数据所有权交易和使用权交易的可能性与特征。接着具体分析了这两种交易的实现形式,并结合数据生产过程,讨论了数据产权的定价问题并根据劳动价值论对其中的定价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讨论了数据流通中的市场失灵和问题,以及数据流通的另一种形式——数据开放的特点。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对于本文所论述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从数据运行、数据产权、数据产权制度三个层次总结了本文。其次,从促进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出发,针对我国数据产权制度上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题的创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与财产是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变革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后产生的新现象,也是经济学领域的新议题;对于产权理论来说也是全新的研究对象。第二,理论分析上的创新,本文运用了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数据产权的演变,数据产权制度的产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运用劳动价值论讨论了数据的定价问题。
其他文献
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经典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呈现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一般趋势,尤其是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仅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在1996-2007年间下降速度非常明显,虽然在2008-2015经历了一定的上升,但其绝对值依然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文章围绕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与变动趋势进行研究,而事实上,在劳动收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依靠货币信贷刺激进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容易积累较多的金融风险。为此,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金融、尤其是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改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对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研究,也是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和升华。  基于以往对金融结构
学位
共享单车自2014年兴起以来,经历了疯狂增长,市场上最多时曾达到2000万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遍布一二线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在2017年一些共享单车的相继倒闭和押金无法退还的发生,使共享单车从“神坛”跌至“谷底”,关于共享单车覆灭的消息甚嚣尘上。但是共享单车经过之前的“阵痛期”之后,市场对其进行了重新洗牌,共享单车市场正逐渐步入成熟期。步入成熟期的共享单车企业为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扩大市场占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的基尼系数也一直维持在国际警戒线以上。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实,影响到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本质要求;
学位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四川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并且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成为推动四川省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与此同时,四川省最初作为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却比较缓慢,虽然从2005年开始四川省城镇化率出现快速增长,但与全国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本文从人口老龄化这一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出发,基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以及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采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辅之以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人口老龄化所衍生的中国老年人口再就业问题展开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首先,立足于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对外开放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构建本文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并在相关数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振”程度不断加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针对国内问题的经济政策常常与国际市场的反应相矛盾,这种内外不平衡对传统的政策方针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研究新的政策工具,设计各种政策相互之间合理搭配的新方式,并对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理论进行修正,使之能适用于中国的基本国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在金融监管方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人口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超过一个百分比的速度快速上升,但粗放型城镇化推进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走到了瓶颈期,亟待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创新来规避传统模式的弊端并引领新一轮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在许多地区呈现出“高杠杆”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长迅速,实际杠杆率较高。这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
2000年以后,中国老龄化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空间不均衡、老龄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等现状,使得愈发显著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人口等领域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程度越深。显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按照前述逻辑,其老年人口比重应该大于农村地区。可是,中国的老龄化城乡分布情形恰好相反,也即老龄化“城乡倒置”
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样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由此,也构成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探索和形成中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按照经典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城乡差距将会缩小。然而,中国的经验却表征着二者之间存在悖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关系的某些方面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城乡二元体制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差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