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j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纯依靠货币信贷刺激进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容易积累较多的金融风险。为此,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金融、尤其是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改善,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对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研究,也是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和升华。
  基于以往对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无法解释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资金“脱实向虚”运行的原因及其深层次的运动逻辑,并且多数研究局限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数量的关系、而忽视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为此,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脱实向虚”的金融资金流向结构进行研究,发现经济虚拟化的过程存在一般规律,深入剖析上述过程中的实体经济积累模式、虚拟资本独立积累模式和实体经济虚拟化积累模式的形成、原理和机制,才能深刻认识到金融资金流向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并有效指导我国金融结构调整以促使金融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以及结构分析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虚拟资本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思想,结合经济增长核算理论、尤其是作为增长质量表征的TFP核算来构建研究框架,分析“脱实向虚”背景下中国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于本文第一、二章。主要概述本文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形成文章的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包括本文第三、四、五章。第三章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梳理中国金融结构的变迁。首先说明经济虚拟化是金融结构形成的起点。其次对经济虚拟化的三个阶段:“(1)经济虚拟化萌芽阶段一实体经济主导;(2)经济虚拟化加速阶段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同时扩张;(3)经济过度虚拟化阶段-脱实向虚”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最后结合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脱实向虚”的实际,具体对资金通过金融体系用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自我空转、以及将实体经济虚拟化的三层级金融结构的变迁进行描述性分析。第四章主要阐述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作用路径。首先说明三层级的金融结构对应三层级的资本积累结构,即三种经济增长模式:实体经济积累模式、虚拟资本独立积累模式、以及实体经济虚拟化积累模式。其次分别阐述三种资本积累模式的内涵和原理,并分析“脱实向虚”的资本积累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现阶段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效率、结构协调度和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的三大命题。第五章为实证分析,利用中国1988-2018年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AR模型对上述三大命题进行验证。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即本文第六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对如何优化中国金融结构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出政策建议,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认为:
  中国现阶段金融结构“脱实向虚”的趋势性变化对经济增长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金融资金倾向于通过虚拟资本独立积累模式和实体经济虚拟化积累模式完成资本循环和积累过程,使得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实现扩张并逐渐脱离实体经济,最终不利于经济增长效率、结构协调度和稳定性的提高。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优化金融结构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要“管”好实体经济,继续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二要“管”好金融系统,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三要“管”好房地产,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保障居民住房,引导房地产回归健康发展局面。
  本文的贡献可能在于:
  (1)基于政治经济学虚拟化(金融化)视角对金融结构进行分析,突破了原有金融结构只分析金融部门的框架,从更全面的范围把握金融结构产生的内在机理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影响,属于对传统金融结构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内容的丰富。
  (2)采用历史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以及结构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实践进行深刻总结,并将经济虚拟化和金融结构相结合,遵循“三层级的金融结构——三层级的资本积累结构——经济增长质量”的思路,突破了原有对金融结构仅局限于金融机构或金融工具层面的认识。
  (3)不仅将研究重点由传统的经济增长数量转向经济增长质量,采用TFP核算经济增长效率,而且基于本文的分析思路,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认识拓展到结构协调度和稳定性,丰富了经济增长的内涵。
其他文献
基于对全球市场扎根于国际体系的认识,本文首先论证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双重属性:在生产力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要素、商品及服务的跨境流动,这是由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推动而形成,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内在必然性;在生产关系层面,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影响和规范这种跨境流动的规则、国际秩序和社会结构,这是由主权国家之间的竞合状态以及一国内部的政治博弈结果所决定。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规则及秩序
基于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USBEA)的界定,本文将数字贸易界定为“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近年来数字贸易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同时也给传统贸易规则带来了巨大挑战。多边贸易体制迄今仍难以适应数字贸易的发展变化。美国是数字贸易大国。由于在数字产业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美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美国数字产品及服务对外输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自里根政府以来美
近年来,针对中国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大量积压的情况,各地政府出台系列政策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去库存进程,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利率政策、棚改货币化安置等政策多管齐下,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为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长效稳定发展打下夯实基础,为地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借此来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日益凸显。2010年-201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重要的产权制度,研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根据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制度演进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创新驱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理论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该理论框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长期关系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尤其瞩目,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日渐拉开,“马太效应”严重,具体表现在:一线城市与中小城市住房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不断加剧,不同城市间的住房价格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一线城市的拥有优质的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公共资源,这些优质但稀缺的资源加速当地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推动了当地住房的需求,随着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
学位
当前,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中就包括了对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从过去依靠较高的农药和化肥的投入来获得足够的产量,向绿色农业转型。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不利于农业绿色发展。因此,探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发展现状,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改善农村生态
学位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补偿机制也初步建立。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因素的制约,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模式仍存在过于依赖政府投入、来源渠道单一、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重要精神为指导,基于个体居民是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的本质问
学位
产业结构升级一直与就业有着紧密的关系,每一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升级都会引起就业的剧烈变化。现如今,智能化革命方兴未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次技术革命,先后出台多项与之有关的政策文件,保护与支持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希望借助智能化的发展完成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给就业市场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破坏效应与创造效应并
学位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城乡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置问题,讨论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置的相关经济学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加速融合发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对于建设用地总量的需求都在扩大,但是由于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限制了对于建设用地的获取,因此我国建设用地面临着严重的供求矛盾。将土地产权在空间上进行分层设置、加强对土地的分层利用成为破解建设用地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2007年中国《物权法》规定了建设用地使
学位
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经典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呈现出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一般趋势,尤其是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仅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在1996-2007年间下降速度非常明显,虽然在2008-2015经历了一定的上升,但其绝对值依然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文章围绕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与变动趋势进行研究,而事实上,在劳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