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基因在番茄中的表达及动物免疫试验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生猪饲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国计民生。猪流行性腹泻是目前世界上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预防和防治猪流性腹泻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由于分子生物学和植物转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势更加突出,包括成本更低廉、安全性更高、操作更简便等。转基因外源蛋白质遗传相对稳定,可作为口服疫苗或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和农杆菌介导法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基因转入番茄植株,免疫原基因在番茄基因组内表达,然后对小鼠和仔猪进行免疫实验,通过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低及免疫原性研究,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植物转基因疫苗的研制和生产提供有力理论支持。
  由于转基因外源蛋白质遗传相对稳定,可作为口服疫苗或饲料添加剂,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病原基因在番茄内整合表达和动物免疫实验。其结果如下:
  1)构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eNPEDV_01株结构蛋白S1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121/S1B和pBI121/S1D,S1B和S1D抗原区基因组启始密码子为ATG,S1B共编码720个核苷酸;S1D共编码1140个核苷酸,通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S1B和S1D基因序列与HeNPEDV_0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8%。
  2)转基因植物番茄表达体系的构建。根据番茄密码子偏好性,对外源目的抗原基因S1B和S1D进行序列优化,同时在片段5′端引入内质网引导多肽序列SEKDEL,提高抗原蛋白在番茄的累积量,在3′端添加Kozak序列,提高翻译效率。本文以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为启动子,成功构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pBI121/S1B和pBI121/S1D转基因番茄双元表达载体。
  3)转基因植物番茄转化系统的优化及检测。植物体细胞具有较强的再生分化能力,并且再生出芽长成完整的植株。本实验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优化了番茄转化条件,在MS培养基中加入IAA0.1mg/L和ZT1.0mg/L,农杆菌与子叶侵染3min~5min。将转化的番茄植株通过酶联免疫检测,pBI121/S1B卡那抗性植株阳性约为40%,pBI121/S1D卡那抗性植株阳性为25%;实验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免疫原基因S1B和S1D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表达的外源目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4)动物免疫实验。将含有抗原基因的番茄叶片蛋白提取液免疫小鼠,首次免疫10d后无PEDV抗体,第二次免疫10d后ELISA检测抗体水平并出现第一个高峰,第三次免疫21d后ELISA检测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并出现第二个高峰,其中pBI121/S1B免疫21d后血清效价最高1:64,强毒攻击免疫保护率为80%,pBI121/S1D免疫21d后血清效价最高1:128,保护率达72%。
  5)动物回归实验。通过研制的含有抗原转基因番茄疫苗免疫仔猪实验,转基因番茄疫苗能够抵抗病毒的感染,提高仔猪的存活率;通过不同病毒对仔猪感染实验可知,PRV,PRRS和TGE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与PBS类似,而实验组S1B、S1D与PEDV疫苗的病毒滴度却相对较低。感染21d后脾脏、肝脏、肺、唾液腺病毒子代粒子相对于对照组表达的要依次低1000、2000、4000、15000倍,转基因番茄疫苗免疫的要依次低100、200、800、1000倍,因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的S1B和S1D体内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抵抗病毒的感染。
  综上所述,本文成功构建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pBI121/S1B和pBI121/S1D转基因番茄双元表达载体,并用根癌农杆菌GV3101成功转染植物,培育了转基因番茄植株。并且对根癌农杆菌GV3101植物表达系统进行了试验条件优化,提高了转基因番茄的转化率。用含有抗原的转基因番茄叶片免疫小鼠和仔猪试验,试验小鼠和仔猪体内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说明转基因番茄可以在体内诱导局部免疫应答和系统免疫应答,为规模化生产PEDV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铝毒害是限制酸性土壤中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铝胁迫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被认为是铝毒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对于铝胁迫下植物PCD的信号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交替途径(AP)可通过调控活性氧的产生参与植物对多种环境胁迫的耐受性,但其在铝胁迫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还不清楚。一氧化氮(NO)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了植物对铝胁迫耐受性的调控,但其在铝胁迫诱导的PCD中的信号调控机制还不清楚。本文以
学位
水稻OsRhoGDI2基因(AY364312)是本实验室前期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从水稻幼穗中分离获得的一个与ROP蛋白OsRacD相互作用蛋白的编码基因。前期构建了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研究表明,该基因过表达影响小孢子发育、降低花粉活性,导致育性降低。为进一步鉴定该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了OsRhoGDI2基因敲除水稻。以野生型日本晴(WT)与
学位
两栖动物是一类在进化和适应上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意义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栖的过渡类群,约3.5亿年前其水栖祖先登陆,并逐渐适应陆地生活演变成不同类群。两栖动物皮肤湿润、裸露更容易遭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免疫适应无疑是两栖类起源和适应辐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两栖类作为低等的陆栖脊椎动物,获得性免疫尚不完善,先天免疫系统在两栖类对外界刺激及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位
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四大怀药”之一。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作为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材料,是重要的模式植物之一。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与反转录PCR(RT-PCR)技术成功克隆并鉴定出怀牛膝环阿屯醇合成酶(CAS)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CAS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理
学位
Helitron转座子是一类能够以滚环复制方式进行转座的DNA转座子,它容易插入基因的临近区域,尤其是具有自主捕获基因片段的重要特性,因此在基因组演化及调控基因表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本世纪才发现的转座子,Helitron转座子的研究在注释和鉴定方法、插入和起源的时间等方面仍不完全清楚。因此,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计算结合Python、Perl脚本程序对已经发表的302种植物基因组中的
学位
水稻生产是粮食安全的重要模块,因此育种工作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对水稻资源的创制和遗传改良是育种工作的热点。育种工作者和研究者基于周光宇先生开创的远缘DNA片段杂交假说理论基础,利用花粉管介导衍生的外源DNA导入技术进行水稻育种,该技术手段成为水稻材料创制、种质创新、新品种培育的一个新途径,但迄今为止,花粉管介导技术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花粉管介导”技术,对水稻品
学位
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的小麦(Trticum aestivum L.),其产量的高低受到植物早衰的直接影响,但目前小麦早衰的遗传调控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对两个冬小麦近等基因系正常品系和早衰品系的生理生化及遗传调控进行研究以此探讨造成小麦早衰的原因。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光合作用下降及糖的累积,诱导叶片早衰。在取样期间,叶片的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急剧下降且正常品系
学位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和致死的间质性肺病。尽管近年来药物治疗IPF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口服的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达尼布已被证明可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但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肺纤维化,肺移植仍是终末期患者生存的唯一希望。  芬苯达唑(fenbendazole, FBZ)是一种
学位
由于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和动物暴露于蓝藻水华产生的蓝藻毒素(cyanotoxins)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蓝藻毒素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一类分布广、毒性大的环状七肽毒素,其具有肝毒性和促肿瘤活性,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危险的蓝藻毒素之一,这些蓝藻毒素是有效的肿瘤促进剂(IARC2B类致癌物)。有流行病学研究表明,MCs是原发性肝癌(PLC
鲤鱼是我国主要的养殖淡水鱼类之一。随着市场需求增大,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成为目前的主要养殖方式,导致包括细菌性疾病在内的鱼类疾病频发。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组织制定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大势已定。因此,包括抗生素在内的抗菌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