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一个多重中介模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8211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应是指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内所获得的全面性发展,既包括学习成绩,更包括其所积累的各种工作生活能力。近年来,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其视角不断细化,成就目标定向、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等个体因素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成就目标定向是个体对从事某任务的目的或原因的认知取向,以及对能否取得成功的能力判断和价值判断,它会对其之后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可以细分为掌握--趋近、掌握--回避、成绩--趋近、成绩--回避定向。那么,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能否导致不同水平的学业成就呢?且影响机制又是如何呢?众多实证研究均表明,个体的主动性人格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二者经常充当中介变量影响学业成就。那么,成就目标定向能否通过影响主动性人格和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学业成就呢?
  以往研究均是单独探究四个变量两两之间或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未有把四者放在一起来探究彼此关系的研究。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646名高师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高师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的现状及其关系,重点考查主动性人格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单一中介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
  (1)高师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主要以掌握--趋近、掌握--回避和成绩--趋近定向为主;高师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处于中上水平。
  (2)高师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彼此显著相关。
  (3)高师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可以通过主动性人格来影响学业成就;也可以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来影响学业成就;还可以通过影响主动性人格,进而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并最终影响其学业成就。
其他文献
目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极容易形成自我污名。当个体产生自我污名后,其正常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如出现各种负性情绪,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持续下降,回避社交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自我污名的干预效果,以期减少自我污名带来的负面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就诊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拟选取符合标准人数84例。将其随机分为
内感受(interoception)是指个体对来自身体内部的生理信号的知觉,包括饿,饱,渴,胀,冷,热,肌肉松紧,心跳,呼吸等(Cameron,2001;Sherrington,1906;Craig,2002;Khalsaetal.,2017)。虽然内感受的定义一直受到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内感受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包括几个不同维度的复杂过程,如内感受注意(interoceptivea
学位
不同的角色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已有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出工作—非工作角色整合对于员工的工作投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有相关变量的研究主要是在出自西方国家学者,但在中国情景下具体的工作—非工作角色整合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缺乏详细的研究论证和解释。因此本研究将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企业员工作为研究被试,发放问卷共计482份,回收有效问卷383份,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和验证工作—非工作角
学位
表象扫描与心理旋转是表象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障碍儿童是否比一般儿童具有更好的视觉表象加工能力呢?本研究在回顾以往个体表象加工能力研究和听力障碍儿童表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Kosslyn等人提出的表象加工子成分理论为依据,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听力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的表象扫描和心理旋转进行研究。  采用ERP技术探讨听力障碍儿童的表象加工特点,共两个研究,包括三个实验,分别采用了表象扫描任务、客
心理虐待发生概率非常的普遍,发生形式又很隐蔽,不易觉察,在现阶段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探究童年期受心理虐待大学生在情绪认知偏向上存在哪些特点,本研究着重研究情绪认知偏向中的情绪注意偏向和情绪记忆偏向,对17名童年期受心理虐待大学生和17名未受童年期心理虐待大学生进行行为测量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记录。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研究一利用点探测范式探讨童年期受心理虐待大学生情绪注意偏向的特点,
学位
大量研究探讨了人们做道德判断的心理加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却较少考察道德判断存在的社会性影响。近期研究指出,旁观者能依据道德判断推断决策者的人格特质,他们通常对道义决策者有更积极的印象评价,认为道义决策者比功利决策者更值得信赖,但目前研究没有系统的从社会知觉主要内容维度来考察这些推断,也尚未明确这些推断是基于怎样的过程形成的。相关研究指出,人们十分关注推动他人做道德判断的人格特质因素,情感需求会让人
学位
自我损耗这一概念源于自我控制理论,个体做出决策、制定计划、发起行为各个环节都需要自我控制的参与。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当个体为完成一项任务而进行自我控制时就容易产生自我损耗,处于损耗中的人们会影响其随后的意志、行为。大量研究发现自我损耗会减少个体亲社会行为,而合作作为一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同样会受到自我损耗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后效的角度出发,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及共
学位
虚假记忆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发展特征。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青少年的虚假记忆。我们试图找出那些容易产生虚假记忆的青少年的具体特征,这些人更容易把没有发生或遇到的事或物,错误的认为是真实发生或遇到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和想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研究虚假记忆产生的特点。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成年人为对象,目前青少年的虚假记忆特征还很少受到关注。在收集了所有的数据之后,我们总结了基本人口学
学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变得愈加快捷有效,但同时因使用网络而产生的各种负面反应也越来越多。网络攻击行为便是其中之一。网络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新的伤害形式,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有关网络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公正世界信念、自我控制和网络攻击行为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公正世界信念、自我控制在家庭教养方式和网络攻击
学位
读者阅读时一次注视能够有效注意的范围称为阅读知觉广度,是阅读认知加工领域的重要基本问题。阅读知觉广度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受其它因素影响,具有可变性。阅读知觉广度的实质反映的是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分配问题。关于阅读中的注意分配主要存在两大对立理论:序列性注意转移理论和注意梯度指导理论。  为了验证上述基于英文研究的理论对于汉语阅读的适用性,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通过眼动随动技术测量了在不同知觉难度条件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