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锑胁迫对香蒲生长指标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锑(Sb)是一种对人体具有致癌性的重金属,由于锑及锑化合物的大规模使用,导致目前锑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已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本研究以香蒲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实验法,设置锑浓度梯度为0、50、100、200、500、1000 mg·Kg-1,其中空白对照标记为CK,Sb(Ⅲ)浓度梯度标记为Sb3_50、Sb3_100、Sb3_200、Sb3_500、Sb3_1000,Sb(Ⅴ)浓度梯度标记为Sb5_50、Sb5_100、Sb5_200、Sb5_500、Sb5_1000,基于16S r RNA高通量测序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形态锑胁迫对香蒲生理生长指标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为后续利用香蒲这一水生植物作为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材料修复锑污染区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Sb(Ⅲ)浓度的升高香蒲株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出Sb(Ⅲ)对香蒲的毒物兴奋效应,而随着Sb(Ⅴ)浓度的增加,香蒲株高呈下降趋势。土壤中Sb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香蒲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PSII潜在活性及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与Sb(Ⅲ)呈正相关关系,表明P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可能是由于叶肉细胞损伤导致;与Sb(Ⅴ)呈负相关关系,表明Pn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因素导致。香蒲在锑胁迫下其根长、根表面积均呈下降趋势,香蒲地上、地下部分锑含量随着土壤中锑含量的增加显著上升,根部是锑的主要富集器官。Sb能够抑制香蒲的生长发育,并改变根际土壤理化指标,但高浓度的Sb并未导致香蒲幼苗的死亡,说明香蒲对锑具有一定适应和抵抗能力,可以作为对锑污染区域进行植物修复的候选植物。(2)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香蒲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Sb(Ⅲ)和Sb(Ⅴ)不同处理下香蒲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差异,低浓度的Sb会导致根际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度增加,但是在1000mg·Kg-1下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度会受到抑制。11组样本的原始序列经过质控过滤后,在97%相似度水平下,划分出8057个OTU,分属于59门、177纲、409目、661科。其中,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等;优势菌纲包括嗜热油菌纲、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放线菌纲等。相关性热图分析显示,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与总有机碳(TOC)及S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厌氧蝇菌纲与总氮(TN)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香蒲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序列主要被归类为细菌(97.95%)、古菌(1.64%)、真菌(0.30%)和病毒(0.05%)。变形菌门是所有样本中丰度最高的门,在CK、Sb3_1000和Sb5_1000中的平均丰度分别为37.15%、52.64%和35.72%,其次为放线菌门(22.64%、11.81%、26.74%),酸杆菌门(8.71%、5.26%、6.78%)等。COG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土壤中高浓度的Sb(Ⅲ)会使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翻译核糖体结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伴侣等相关蛋白功能丰度显著上升,而高浓度的Sb(Ⅴ)会使氨基酸转运和代谢、能源生产和转化、复制、重组和修复、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转录等相关功能蛋白丰度显著增加。KEGG注释结果显示,土壤中高浓度的Sb(Ⅲ)会使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甲烷代谢、核糖体等代谢通路丰度显著增加,而高浓度的Sb(Ⅴ)会使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代谢、群体感应、丁酸代谢、甲烷代谢、脂肪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丰度显著增加。通过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碳代谢、代谢途径、氧化磷酸化、和嘌呤代谢与TN、总磷(T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与TO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锑外源的添加是导致TN、TP改变的因素,因此不同形态的锑能够显著影响香蒲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基于参数化设计的混凝土预制件(Precast Concrete)异型表面纹理日益流行。其极具美感的外观和诸多性能方面的优势,使异型表面纹理驱动生成的新式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然而其生产制造中却存在生产技术和需求不对等、生产质量难以把控等局限性。本文根据混凝土预制件表面纹理加工工艺需求和现有生产线的实际特征,进行了自动化表面纹理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学位
蜕皮是枝角类个体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其生长与蜕壳交替而行。枝角类的蜕皮主要受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共同调控。CYP302Al基因是枝角类蜕皮激素合成的关键基因之一,但其具体功能尚不明确。目前,有关枝角类蜕皮激素合成通路的基因已有少量报道,但蜕皮激素合成通路和蜕皮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还不深入。随着蚤状溞、大型溞基因组序列的相继报道,溞属种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热点。本研究以中华拟同形溞
学位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微量元素。铁在土壤中以二价铁离子Fe(II)和三价铁离子Fe(Ⅲ)的形式存在,但是大多为难溶性Fe(Ⅲ),Fe(Ⅲ)需要在根际被还原为Fe(II)才能被吸收。在石灰性土壤中,植物对铁的吸收效率很低,常出现缺铁现象。为了适应缺铁情况,植物进化出两种吸收机制,而花生作为非禾本科植物利用还原机制(机制I型)吸收铁。基于前期转录组分析,推断bHLH转录因子AhFIT(即AhbH
学位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化扩张,历史文化街区需要进一步承担协调周边整体环境、展现历史文化魅力、提升街区动感活力、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等任务,但现阶段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出现公共空间数量不足且老旧,街道风貌被破坏,无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等问题。那么如何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使之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西羊市、北广济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街道更新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案例,明确历
学位
溞属枝角类是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类群,在食物链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够滤食浮游藻类又是鱼类的重要饵料。通常,较高的鱼类捕食压力能够引发溞属种类的“诱导防御”,导致其形态、行为或生活史特征的改变。在甲壳动物中,部分与形态有关的基因已经被筛选出,但有关溞属种类防御形态形成(尤其是头盔和壳刺)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巢湖盔形溞为对象,以鱼类信息素为诱导手段,利用转录组测序、RNA干扰等技术,获取鱼类
学位
以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土壤微生物是土壤氮素转化的主要驱动者,决定着土壤中无机氮素浓度与N2O的排放,因此它们对提高土壤质量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因子对我国农田土壤N2O排放影响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尚不确定。本研究依托田间开放式模拟气候变化试验平台,对小麦季土壤N2O排放进行
学位
随着当下对城市绿地景观审美的提高,对花木种植设计的表达也越来越重视。简单的、趋同的花木景观营造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赏者的视觉欣赏要求和人文关怀需求,而富含地域性、生态性、文化性的花木种植设计在城市绿地景观营造中越来越备受关注。但通过对目前城市绿地景观营造的调研与了解,我们能够看到城市绿地中大部分花木种植设计流于程式,花木种植文化在绿地景观中的应用程度式微,不能很好地突出我国传统花木种植文化的园林特色
学位
期刊
克虏伯样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s)是一种高度保守的锌指蛋白家族,参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生、器官发生、疾病发生等多种生理过程。锌指蛋白267(zinc finger protein 267,ZNF267)是该家族成员之一,主要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应激等过程,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阿尔兹海默症、白血病、胰腺癌、肝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生物信息数据库GEPI
学位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为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重要暴食性农业害虫,可取食上百种寄主植物,给许多国家的蔬菜、烟草、玉米、豆类和棉花等多种重要经济作物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斜纹夜蛾幼虫期是其取食作物的主要阶段,也是危害作物的主要阶段。人们长期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来防治斜纹夜蛾,但由于杀虫药剂频繁使用,导致害虫产生的一定的耐药性,同时也因剂量的加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昆虫性信息素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