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化合物负载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其电化学无酶葡萄糖检测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如肾衰竭、失明、心脏病、中风和截肢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能够精确、简单、实时的监测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至关重要。纳米材料由于其高导电性、高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无酶葡萄糖传感器。但是由于其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成分和固有缺陷,使得人们很难在催化反应的过程中确定活性位点以及进一步了解活性位点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这严重阻碍了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镍基化合物因其低毒性、丰富性、低成本和对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经常被用于葡萄糖检测。然而镍基化合物仍然存在着导电性差,选择性低的缺点,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将镍基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化修饰。本文围绕镍基化合物负载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无酶葡萄糖传感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单原子催化剂的电化学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负载量铂单原子/氢氧化镍纳米带/氮掺杂石墨烯(Pt1/Ni(OH)2/NG)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无酶葡萄糖检测以硝酸镍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和浸渍法合成了Pt1/Ni(OH)2/NG,利用缺陷工程策略实现了高达3.0 wt%的铂单原子负载量。通过XRD、TEM、XPS、AC-HAADF-STEM和XAS等表征分析了Pt1/Ni(OH)2/NG的结构及其组成。结果表明Pt1/Ni(OH)2/NG复合材料中的Ni(OH)2是以纳米带的形式均匀生长在NG表面上的,而Pt是以单原子形式存在的,并且Pt单原子取代了Ni(OH)2中的Ni原子和6个O原子进行配位。此外,通过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测试方法探究了Pt1/Ni(OH)2/NG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t1/Ni(OH)2/NG对葡萄糖的电催化反应,不仅具有较低的氧化电位(0.438 V,比Ni(OH)2低112.0 mV)和高达94.0μA的响应电流。Pt1/Ni(OH)2/NG还表现出超高的灵敏度(439.4μA mM-1 cm-2,是Ni(OH)2的7.5倍)、较低的检测(2.0μM)、极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并且,Pt1/Ni(OH)2/NG比Pt纳米粒子/氢氧化镍纳米板/氮掺杂石墨烯(Pt NPs/Ni(OH)2/NG)的灵敏度高出近2.0倍,表明Pt单原子比Pt NPs具有更好的传感性能。结合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t1/Ni(OH)2/NG优异的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Pt单原子与周围Ni间的强电子相互作用,高导电的NG促进Ni(OH)2转化为NiOOH,增强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能力。此工作展示了Pt1/Ni(OH)2/NG在电化学无酶传感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2)铱单原子/NiO纳米片/氮掺杂石墨烯(Ir1/NiO/NG)的合成及其电化学葡萄糖检测首先采用水热法在NG表面生长了均匀厚度的超薄NiO纳米片。然后通过浸渍和高温退火法合成了负载量高达1.13 wt%的Ir1/NiO/NG。采用XRD、AFM、SEM和TEM表征,发现厚度约为1.78 nm NiO纳米片均匀生长在NG表面上。通过球差电镜证实Ir单原子成功负载在NiO/NG上。通过对比Au、Ru、Ir三种贵金属单原子负载的NiO/NG,发现含1.13 wt%的Ir1/NiO/NG对葡萄糖具有最低的电化学氧化电位(0.436V)和最高的响应电流(53.7μA)。同时Ir1/NiO/NG对葡萄糖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70.1μA mM-1 cm-2,是Ni(OH)2/NG的9.85倍)、低的检测限(2.0μM)、极高的选择性和良好的稳定性。XPS等表征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Ir1/NiO/NG对葡萄糖优异的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Ir和Ni原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即Ir原子诱导Ni2+向Ni3+的转换,进而增强了材料对葡萄糖的催化和传感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限的化石资源正在被迅速消耗,这迫使人们对新型替代能源的开发进行关注。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s)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便携式能源转换系统,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其中直接乙二醇燃料电池(DEGFCs)因其液体燃料具有沸点高、毒性低、安全储存等优点而成为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之一。然而,DEGFCs阳极电催化剂的低催化活性和易中毒而失活阻碍了其在商业上的广泛应用。因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由有机配体和金属节点组装而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孔径可调、比表面积大、化学修饰性好等诸多优点,在吸附分离领域呈现巨大的应用价值。环糊精因其独特的空腔结构能与有机化合物形成“主-客体”包合物也备受关注,在催化、传感和吸附分离领域应用广泛。棉纤维是一类天然纤维材料,其表面含有大量羟基提供活性位点,其高亲水性和高孔隙率还可提供一个多孔的网络架构,可作为支撑载体实现功能纳米材料的高效
学位
金纳米簇(Au nanoclusters,Au NCs)作为一类超小尺寸的无机纳米粒子(<3nm),由于其分裂的能级而表现出独特的性质,例如分子手性,光致发光和催化活性等。在这些性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Au NCs的光学性能,尤其是近红外二区(Near-Infrared Ⅱ,NIR-Ⅱ,1000-1700nm)发光性能,受益于NIR-Ⅱ荧光成像具有较低的组织自吸收与自发荧光以及穿透深度深等特点,NI
学位
化疗作为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容易导致耐药性,并且副作用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随着纳米催化医学的发展,联合在肿瘤微环境(TME)触发催化反应的催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然而,肿瘤微环境因其低p H、H2O2的不足与高谷胱甘肽(GSH)的特点限制了其催化治疗的应用。本论文设计了肿瘤微环境调控型的基于锆基MOFs的复合材料,拟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具体工作如下:第一个体系中,针对肿瘤缺氧是化疗药物产
学位
大脑作为生物体最高级的器官,拥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而这些复杂功能的维持离不开脑内各种神经递质、神经调质、氨基酸、金属离子和代谢物等神经化学物质对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调节。这些重要的神经化学物质与大脑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神经化学物质在脑内的浓度失衡可能会引发许多脑疾病。ATP是生物体的主要能量货币,大脑中的ATP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信号分子,其通过信号转导调控胶质细胞、神经元等的生理活动。
学位
传感器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技术,是信息化的源头。其中,拥有优异选择性、灵敏度极高的荧光传感器,已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近年来,具有卓越荧光性质的纳米材料蓬勃发展使其在构建荧光传感平台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由二维Ti3C2MXene为前体制备的新型碳化钛量子点(Ti3C2MQDs)赋有独特的光学优势、稳定可调的物理化学性质,也给荧光传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研究人员致力于探寻高效合成Ti3C
学位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是一种温度和酸度敏感型聚合物,该材料有线性聚合物、共价交联聚合物和表面接枝材料等类型。对于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聚合生成的线性聚合物,当溶液温度低于其低临界相变温度(LCST)时,该聚合物呈亲水性而溶于水,当溶液温度高于LCST时,该聚合物呈疏水性而从水溶液中析出,即调整温度可以让该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可逆溶解和析出。而NIPAM共价交联聚合物具有酸度敏感性,
学位
化学学科的目标之一是对化学本质及反应过程的研究。过程机理研究是了解化学反应的必由之路。串联反应以其多方面(原子、能源、劳动力、溶剂和时间)经济性等原因,吸引了越来越多化学家的研究兴趣。探索新的串联反应并揭示其反应途径,是将串联反应用于复杂分子高效合成的基础。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溶液配位化学的研究,提出了固-液结构相关性原则来解析复杂反应过程的方法,并综合一系列测试手段,探究3d金属离子导向多
学位
电化学阳极反应技术包括用于氢生产的析氧反应(OER)、尿素氧化(UOR)和甲醇氧化(MOR)。由于阳极反应过程动力学迟缓,且氧化途径复杂,过电位大,整体速率受到严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3d过渡金属材料作为常用的高效电催化剂是通过调节其内在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来优化,其中,3d过渡金属有机-无机前驱体由于可定向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镍的衍生物,Ni基催化剂通过热解或掺杂手段使结构中镍离子的标称
学位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重氮化合物的转化研究一直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从重氮化合物产生的高反应性卡宾是一系列有机反应的关键中间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制备、药物分子、材料分子等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这些反应大多数是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的,而使用主族元素形成卡宾中间体的转化反应尚未被广泛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缺电子的三芳基硼烷可用于催化重氮化合物原位生成活性卡宾中间体,在活化重氮化合物转化方面表现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