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促农增收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产业在农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减贫增收效益十分明显。但最近一些研究显示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民收入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加深了农民的相对剥夺感,加剧居民不规范行为,甚至引发社会冲突。这显然不利于后脱贫时代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偏离了“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那么,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能否兼顾农民收入增长和差距缩小的双重目标?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探究上述问题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和深度访谈法,梳理、分析及明确乡村旅游产业对农民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的影响机制。其次,构建包容性分析框架及理论模型,接着,利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通过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探讨三大部分,具体如下: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以旅游漏损理论、旅游乘数理论、旅游增权理论、旅游扶贫理论和包容性增长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乡村旅游对农民绝对收入影响、乡村旅游对农民相对收入影响和旅游视域中的包容性增长等进行了文献回顾,通过梳理、分析乡村旅游产业促农增收方面的相关文献,明确乡村旅游产业影响农民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然后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收入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的内在关联,系统阐释乡村旅游产业收入增长效应对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以及乡村旅游产业收入分配效应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效果,提出两者存在协调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容性分析框架及用于分析包容性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促农增收的理论模型。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共在江西婺源和武汉大余湾景区随机选取了233户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农民个体特征、家庭人口情况与资源禀赋。通过对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为开展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实证分析的主体部分,分别对乡村旅游产业农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乡村旅游产业的促农增收效应进行检验。第一,采用改进的截面OLS方法评估乡村旅游产业对农民收入水平的边际影响效应,并在同一模型中检验相对贫困人口能否从乡村旅游产业中获益更多,以评估乡村旅游产业对农民收入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第二,基于Logistic逻辑回归模型,利用收集的233个农户家庭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农民从业乡村旅游行为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水平、劳动人口规模、外出务工人数、是否贫困户、距离核心景区位置、耐用品数量等变量均显著影响农民的乡村旅游参与行为。生产性工具数量、是否向亲友或银行借贷款、家庭人情往来支出等3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第三,将农民乡村旅游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作为PSM模型的匹配变量,以消除估计结果的自选择偏误,进一步检验乡村旅游产业对从业农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参与乡村旅游产业之前,参与后的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乡村旅游产业的收入增长效应在参与农民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乡村旅游发展加剧了农民间的收入不平等。在对策探讨方面,本文根据上述实证分析与研究结论,提出增强农民在乡村旅游产业中的获得感以及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基于乡村旅游产业对农民绝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为了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应明确乡村旅游产业在农村发展与农民富裕中的定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助推目的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发挥促农增收的更大效应。对此,本文统筹考虑案例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切实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供各决策部门参考借鉴。此外,针对乡村旅游产业扩大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政府部门应加强顶层制度供给,有意识地向弱势农民进行收入分配的政策倾斜,并且加快优化旅游营商环境、重构旅游经济空间,使乡村居民平等从旅游产业中获益,以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他文献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助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政策上一直在倡议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但是并没有明确具体应该如何分步骤、有重点的推动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这容易导致在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进程中出现主次不分、舍本求末的情况。为了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提出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要明确中国各省份物流业高质量究竟处于什么
学位
近几年来,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都助推了移动电子商务的繁荣,与此同时,大众旅游需求的持续旺盛让旅游业和移动电子商务产生了深度融合,各大旅游移动电商平台成为了人们协助出游的首要选择。然而各大平台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如何通过提供良好的平台服务为顾客带来最佳的在线体验,进而留住顾客并和顾客建立起长久的稳定关系已经成为了平台在发展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学位
数字化技术助推下,在线旅游服务成为外出旅行刚需,在线旅游渗透率稳步增长。基于社群流量和内容流量,在线旅游服务呈多元化发展并衍生出旅游虚拟社区,吸引不同圈层跻身旅游赛道。然而,伴随流量内卷,在线旅游市场增幅收窄,市场集中度持续高位,旅游虚拟社区经营已由流量驱动向顾客价值驱动模式转变,如何在存量市场,精耕细作维护好已有顾客,依托顾客实现价值创造成为旅游虚拟社区持续运营的关键。因此,本研究围绕顾客价值共
学位
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的合并,开启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博物馆旅游作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产物,涵盖艺术欣赏、历史收藏、教育研究、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的功能,为文化服务的提供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空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的出台、文博节目的热播、文创产品的走红等为博物馆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后免票时代下博物馆旅游“热度下降”及“冷热不均”等问题也在严重制约着博物馆旅游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升产学研单位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是国家的要求。创新和标准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可或缺。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的基础,同时技术标准可以通过市场和科技推动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向现实生产力。标准文件的起草和制定过程涉及了多个标准起草单位间知识、信息等资源的传递和交换合作,在一个领域内因开展标准活动而产生关联,存在合作关系和产生关联的不同单位及组织,组成了标准合作网络。这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标准在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团体标准作为我国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满足市场变化需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团体标准的发展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持,随着以知识密集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标准与专利的融合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团体标准兼具公权属性和私权属性,而专利作为一项知识产权具有私权属性,两者融合的过程也是利
学位
标准是维系一个领域有序化运作的强有力工具,标准体系是由众多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单个标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标准之间的引用实质是核心信息的传递。在标准引用网络的研究中,重要标准的识别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现有的研究几乎都是基于无权无向网络模型或是无权有向网络模型,只考虑了标准之间外在的引用关系。本文认为,标准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引用关系,更多的是信息与知识传递的复杂耦合关系,标准之间的联系更重
学位
现如今,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化及其衍生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不容忽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理念,而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必由之路。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没有制度性的退休约束,在很多农村地区一些农民领取养老金后依旧需要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然而
学位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慢病压力、精神疲劳等多重危害,亚健康人群持续增多,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大自然,释放自我,以寻求在短暂的恢复性体验中获得健康促进的效果。由此公众健康状况的改善成为了各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这一战略为大健康产业的朝阳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行动
学位
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载体,有效控制城市扩张和促进集约利用土地至关重要。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科学可靠地评价可以作为促进城市布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基础,而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的潜在含义。基于此,本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为例,从投入、产出视角设立评价模型,对2010年至2018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借助核密度估计来描绘效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