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先秦儒家幸福观研究》,以轴心时代先秦儒家孔孟荀等经典文本为素材,借鉴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从幸福概念、幸福缘由和致福路径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幸福观做了系统梳理,以期为建构适应现代社会的幸福观提供有益借鉴。
引言:对先秦儒家幸福观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作了论述。
第一章:理论探源。本章旨在探讨儒家学派正式形成前的幸福观,以期探寻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理论渊源。这一时期的幸福观在幸福的缘由上有四种观点:一是天定论:春秋时期以及之前,人们的认识还是处于蒙昧时代,人们对自己的人生际遇不能把握,于是一切都交给了上天,认为上天最公正无私,决定着世俗社会的祸福。二是人定论:在殷周时期,有些思想家已经明白,人们可以部分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决定个人的祸福。三是德定论:古人极其重视道德,认为这是评价人的最重要的标准,甚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谈及人生幸福,则认为幸福是由道德决定的。四是命定论:命就是冥冥之中的、人力所不能及的定数。这种理论力图在鬼神之外寻找祸福的动因,在变幻无常的祸福流转中把握自己的命运。致福路径有三条:一是敬神祈福;二是修德致福,三是顺命求福。幸福缘由和致福路径这两个方面的思想为先秦儒家幸福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章:轴心理论。孔子作为儒家的奠基性人物,在祸福是命定还是人定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一方面,他认为人的道德决定人的幸福与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并不是时时刻刻能够把握自己的幸福,客观上存在一种左右人的穷通祸福且人力无可奈何的定数——命运。君子虽物质生活贫困,但却精神幸福;虽然仕途不如意,但却深得百姓爱戴。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他提出了“与民同乐”说,把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联系起来。这个思想虽然是对国君谈的,但实际上有着普遍意义。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人的幸福和百姓的幸福分不开;真正的和高尚的幸福,应该与民众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以民众的幸福为幸福。其“君子三乐”——天伦之乐、修身之乐和培养后学之乐的幸福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孟子提出了“天爵与人爵”的德福观,认为有德者必有福,无德者即使现在有福,也不会长久,他看到了德福的一致性。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对幸福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他继承了孔、孟的幸福思想,看到了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之间的联系,认为只有国家昌盛个人才有可能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他看到了祸福的相互转化和德福悖论,主张修养德行来促进幸福,但他办勇于正视社会现实中个人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的差距。他认为致福的路径,一是加强自身修养;二是审时度势,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汲汲于物质幸福,而更多去追求精神快乐。可见,荀子的幸福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既有幸福论的深化。
第三章:比较研究。从幸福目标、致福路径和社会作用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幸福观与墨家、道家幸福观进行了比较。在幸福目标方面,先秦儒家的幸福目标是济世安民、内圣外王;先秦墨家的幸福目标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先秦道家的幸福目标是天和天乐。在致福路径方面,先秦儒家的致福路径主要是内外兼修,积善修德;墨家的致福路径是“兼爱”、“非攻”、“强力”、“节用”、“尚贤”、“尚同”;而道家的致福路径则是无为不争,守雌守弱。在社会作用方面,儒家是积极入世的,为平治天下培养了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墨家是将视角更多地投向民间,关注的是劳苦大众的幸福,兴利于民;而道家则是消极退隐,为失意之人提供一种精神的慰藉,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张有弛。
第四章:理论反思。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先秦儒家幸福观这一优秀的历史传统呢?虽然先秦儒家幸福观产生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先秦儒家幸福观已经过时,相反,其幸福思想在德福相悖、道德信仰缺失的现代社会,对于重建德福一致的价值信仰具有重要意义。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在于,德性本身就可以是幸福的构成部分,并且它不以外在环境为转移。道德对于人们的幸福来说,是随时随地发挥作用的。福善祸淫的思想强化了人们对道德的信念;以德致福包含了某种道德功利主义的色彩;以德为福提升了人们的道德纯洁性和道德境界。先秦儒家肯定了道德与幸福的必然性联系,认为德得相通,甚至某种程度上就是以德为福,德福一致。德得相通是贯彻中国道德发展全过程的精神原理与价值取向。在中国道德体系中,这种原理和取向表现得更加明显。德得相通,表现在个体的现实生活中,便是德福一致。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通过对人类生活,特别是对幸福人生的总结,提出道德与幸福不可分离。
纷繁复杂的社会,多种价值观不断的激烈碰撞,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人生重大问题:如何构建适应现代社会的幸福观,解决德福背离问题,让人们沿着幸福的道路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儒家德福一致的德福观将会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和精神激励。
结语: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现代价值。先秦儒家幸福观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它强调以道义的满足为乐,不在乎外在的物质利益,求得人内心的平和。这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德福背离的不公正问题,建设现代科学的幸福观具有借鉴意义。当今社会,很多人在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认为金钱就是幸福,疯狂地追求金钱,结果走上了不归路。还有一些人因德福不一致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产生疑惑,进而不再行善修德。德福一致是几千年来人们的价值信仰和道德理想,重新弘扬先秦儒家的幸福观的合理性因素,对于协调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第一,从幸福的含义、幸福的缘由和致福之路三个方面探寻了先秦儒家幸福观产生的理论渊源,系统梳理了儒家学派产生前我国上古社会关于幸福的理论。第二,系统探究、整理、分析了先秦儒家三个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孔孟荀的幸福观,这在学术界是对这一问题的第一次系统研究。第三,为了凸显儒家幸福观的特点,本文首次对先秦时期墨、道两家的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阐发了儒家幸福观的特点、内在本质及其现代意义,从而为现代人的幸福追求和正确幸福观的确立提供了有益借鉴。
引言:对先秦儒家幸福观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作了论述。
第一章:理论探源。本章旨在探讨儒家学派正式形成前的幸福观,以期探寻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理论渊源。这一时期的幸福观在幸福的缘由上有四种观点:一是天定论:春秋时期以及之前,人们的认识还是处于蒙昧时代,人们对自己的人生际遇不能把握,于是一切都交给了上天,认为上天最公正无私,决定着世俗社会的祸福。二是人定论:在殷周时期,有些思想家已经明白,人们可以部分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决定个人的祸福。三是德定论:古人极其重视道德,认为这是评价人的最重要的标准,甚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谈及人生幸福,则认为幸福是由道德决定的。四是命定论:命就是冥冥之中的、人力所不能及的定数。这种理论力图在鬼神之外寻找祸福的动因,在变幻无常的祸福流转中把握自己的命运。致福路径有三条:一是敬神祈福;二是修德致福,三是顺命求福。幸福缘由和致福路径这两个方面的思想为先秦儒家幸福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章:轴心理论。孔子作为儒家的奠基性人物,在祸福是命定还是人定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一方面,他认为人的道德决定人的幸福与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并不是时时刻刻能够把握自己的幸福,客观上存在一种左右人的穷通祸福且人力无可奈何的定数——命运。君子虽物质生活贫困,但却精神幸福;虽然仕途不如意,但却深得百姓爱戴。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他提出了“与民同乐”说,把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联系起来。这个思想虽然是对国君谈的,但实际上有着普遍意义。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人的幸福和百姓的幸福分不开;真正的和高尚的幸福,应该与民众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以民众的幸福为幸福。其“君子三乐”——天伦之乐、修身之乐和培养后学之乐的幸福观对后世影响很大。孟子提出了“天爵与人爵”的德福观,认为有德者必有福,无德者即使现在有福,也不会长久,他看到了德福的一致性。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对幸福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方面,他继承了孔、孟的幸福思想,看到了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之间的联系,认为只有国家昌盛个人才有可能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他看到了祸福的相互转化和德福悖论,主张修养德行来促进幸福,但他办勇于正视社会现实中个人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的差距。他认为致福的路径,一是加强自身修养;二是审时度势,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汲汲于物质幸福,而更多去追求精神快乐。可见,荀子的幸福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既有幸福论的深化。
第三章:比较研究。从幸福目标、致福路径和社会作用三个方面对先秦儒家幸福观与墨家、道家幸福观进行了比较。在幸福目标方面,先秦儒家的幸福目标是济世安民、内圣外王;先秦墨家的幸福目标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先秦道家的幸福目标是天和天乐。在致福路径方面,先秦儒家的致福路径主要是内外兼修,积善修德;墨家的致福路径是“兼爱”、“非攻”、“强力”、“节用”、“尚贤”、“尚同”;而道家的致福路径则是无为不争,守雌守弱。在社会作用方面,儒家是积极入世的,为平治天下培养了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墨家是将视角更多地投向民间,关注的是劳苦大众的幸福,兴利于民;而道家则是消极退隐,为失意之人提供一种精神的慰藉,使得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张有弛。
第四章:理论反思。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先秦儒家幸福观这一优秀的历史传统呢?虽然先秦儒家幸福观产生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先秦儒家幸福观已经过时,相反,其幸福思想在德福相悖、道德信仰缺失的现代社会,对于重建德福一致的价值信仰具有重要意义。道德与幸福的一致在于,德性本身就可以是幸福的构成部分,并且它不以外在环境为转移。道德对于人们的幸福来说,是随时随地发挥作用的。福善祸淫的思想强化了人们对道德的信念;以德致福包含了某种道德功利主义的色彩;以德为福提升了人们的道德纯洁性和道德境界。先秦儒家肯定了道德与幸福的必然性联系,认为德得相通,甚至某种程度上就是以德为福,德福一致。德得相通是贯彻中国道德发展全过程的精神原理与价值取向。在中国道德体系中,这种原理和取向表现得更加明显。德得相通,表现在个体的现实生活中,便是德福一致。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通过对人类生活,特别是对幸福人生的总结,提出道德与幸福不可分离。
纷繁复杂的社会,多种价值观不断的激烈碰撞,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人生重大问题:如何构建适应现代社会的幸福观,解决德福背离问题,让人们沿着幸福的道路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儒家德福一致的德福观将会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和精神激励。
结语:先秦儒家幸福观的现代价值。先秦儒家幸福观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它强调以道义的满足为乐,不在乎外在的物质利益,求得人内心的平和。这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德福背离的不公正问题,建设现代科学的幸福观具有借鉴意义。当今社会,很多人在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认为金钱就是幸福,疯狂地追求金钱,结果走上了不归路。还有一些人因德福不一致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产生疑惑,进而不再行善修德。德福一致是几千年来人们的价值信仰和道德理想,重新弘扬先秦儒家的幸福观的合理性因素,对于协调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是:第一,从幸福的含义、幸福的缘由和致福之路三个方面探寻了先秦儒家幸福观产生的理论渊源,系统梳理了儒家学派产生前我国上古社会关于幸福的理论。第二,系统探究、整理、分析了先秦儒家三个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孔孟荀的幸福观,这在学术界是对这一问题的第一次系统研究。第三,为了凸显儒家幸福观的特点,本文首次对先秦时期墨、道两家的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阐发了儒家幸福观的特点、内在本质及其现代意义,从而为现代人的幸福追求和正确幸福观的确立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