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生成及培育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的根本鹄的是育人,而人之为人的道德先决性决定了德性素养在青年大学生迈向“成人”过程中的首要前提性与不可替代性,也决定了立德树人之于高等教育目标预设与实践活动的先导性、统摄性。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型及其高等教育不同阶段,其立德树人的路径尽管不同,但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课程与活动无疑是促进青年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的主要领域与主要渠道。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理论深化及实践活动的广泛推展,培育青年大学生具备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优良德性,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优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与历史使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成长与发展绝非从简单的道德知识或道德理念的灌输与德育课堂言说中促成的,需要大学生在具体、生动、有效的德行实践中切身感受与体验德行背后的德性,以及德性中蕴涵的理智智慧及德行中彰显的实践智慧。学生在真实的高等教育生活与学习场域中,以接受来自高校教师真实德性与德行的价值引领、策略引导与德行示范,以促进其在真实道德场景中产生真正的道德知觉、道德情感、道德思维、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来替代目前高校道德教育中更关注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关于道德的知识”的讲解与灌输,替代对学生进行的倾向于道德知识诵忆与复写的道德考查是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生成的必由路径,也是促发青年大学生实现真实道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根本措置。或许,“知性德育”对于虚拟道德场景中的道德教学有某种效果,学生或可根据“关于道德的知识”对道德难题解决的方法讲得头头是道,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真实道德困境时,却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至多采取形式主义方式予以机械应对。从高校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引领与引导——即高校教师的道德领导力之视域出发,深度分析高校教师的德性与德行之于青年大学生道德影响的作用、机制与特点,循此建构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生成模型、探讨促进道德领导力生成的有效路径,成为高等教育之德育变革亟需面对的现实课题。鉴于此,我们在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意涵与构成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可能发生的场域与活动,编制了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调查问卷并予以实施。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83份,发现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总体表现良好,但在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五因素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良好,能够支持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因素构成假设。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1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质性访谈。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生成存在一些问题,且目前高校教师对学生的道德领导力还处于一种教师个体自发与自觉的阶段。虽然在高校进行教师评价时,存在对师德的考查,但基本属于纲领性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引领与指导基本无从考查。另外,虽然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对如何真正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与发展还没有真正形成共识。由此,以教师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之于学生道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对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以及基于高校教师身份的理论思考与具身性反思实践,都明示着这样一个判断:只有真正的道德实践才能够引发真正的道德感悟,单一通道的德育课堂及道德言说无法引发学习者真切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行为。由此,教师应对自身道德能力进行有意识地锻炼与提升,学校与社会也应当为教师提高道德能力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条件。只有自身具有较高道德能力的教师,方可具备道德领导力的条件与基础。教师具备了相应的道德能力,在高校教育场域中不断践行道德,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道德对话与道德共情等方式对学生产生道德唤醒,引发学生的积极回应,是教师道德领导力得以释放的有效路径。而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生成并不囿于师生的互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高校中的全体师生员工,都需要共同参与促进教师道德领导力角色的认同机制,借助教育活动与生活场域形成共同成长的道德目标与道德共识,积极构建德性共生的交往环境以及促进教师道德领导力生成的有效评价体系。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推究教师的道德领导力问题,旨在探讨教师何以能够在道德实践中、用道德实践的方式对学生产生道德召唤,何以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道德实践中产生道德认识、形成道德反思、提高德性自觉、践行道德目标。我们以高校教师对学生道德实践的引领为标准,构建了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生成的实践模型,为高校教师在高校场域内适切地生成道德领导力提供了实践框架。以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的生成实践为中心,为实现实践模型内部的赋能提升,从高校教师角色的领悟与资格获取、在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提升道德能力、寻求师生间的道德对话、积极与学生产生道德共情、营造体现道德领导力目标共识的活动场域、设置体现道德领导力理念的活动场域等方面提出了内生策略;为获得实践模型外部的环境支持,从实现高校教师对自我道德领导者的角色认同、实现高校管理者对教师道德领导者的角色认同、实现学生对教师道德领导者的角色认同、开展基于责任的德性交往、正视并利用道德冲突、建设并维系道德行动者网络、教师须需学会对自我道德领导力予以反思式评价、学生应学会对教师道德领导力进行案例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外塑对策。如此,内外合一,形成合力,为实现对高校教师道德领导力的培育提供了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健康逐渐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新媒体环境下,老年群体的健康信息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对其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究新媒体环境下老年群体的健康信息需求、搜寻健康信息的路径及困境。调查发现:老年群体对待自身健康问题较为积极和主动,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意愿较强。预防或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升健康信息素养;了解疾病相关信息,便于自我
学位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内容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且在高考中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也是相对较多的。但是由于这一内容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等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引入数学思想与方法,将学生带入数学学习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函数与导数问题的能力。
期刊
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和增黏树脂为主体原料,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PO-g-MAH)和固体蜡,改性制备得到锂电池用热熔压敏粘接材料。考察了SBC种类对抗蠕变性能、粘接性能和老化可靠性的影响,增黏树脂种类及含量对剥离强度及耐电解液可靠性的影响,PO-g-MAH改性对剥离强度及耐水可靠性的影响,还考察了固体蜡对加工性能、老化可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BC种类选择MAH-g-SEBS+SIS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上土地资源的利用逐渐趋于饱和,越来越多的城市展开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隧道建设正如火如荼。矩形顶管开挖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浅埋隧道开挖技术,由于其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和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实际工程中。矩形顶管隧道往往埋深较浅,矩形顶管机在施工开挖的过程中会造成土体损失,在掌子面开挖后矩形管片与土体之间会进行注浆操作,土体损失和注
学位
物权的变动原因和方式是物权法中的重要制度,物权的强大效力也要求法律对物权的变动方法作出明确且慎重的规定。大陆法系一般采取二分法,将物权变动原因分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后者包括继承或受遗赠、事实行为、法院判决等,无须进行公示即可发生变动物权的效力。我国民法受大陆法系学说和立法影响颇深,学说上和立法上也采取了此种分类方法。我国立法将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作出的法律文书作为法律
学位
期刊
快速工业化导致大量成分复杂的工业废水产生,处理未达标的污水排放会对生态造成严重污染。工业废水中典型高毒性污染物六价铬[Cr(Ⅵ)]和硫化物(S2-)的存在可能抑制其他污染物的降解。本课题采用基于S2-的反硝化生物法还原工业废水中Cr(Ⅵ),实现碳氮硫铬共脱除及单质硫资源回收,对生物干预及有毒污染物胁迫下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组
学位
目的 对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及展望。方法 对比分析全破坏检测法、半破坏检测法及无损检测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结果与结论破坏性检测法对被测工件具有一定破坏性,使其适用性逐渐降低,而无损检测方法的非破坏性在工程应用中优势凸显,其中超声波无损检测法具有检测深度大、便于实时监测和自动化集成,其工程应用前景更广阔。
期刊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ous,HPV)是一类高度异质的小型双链DNA病毒,可以引起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非生殖道疾病,也可引起尖锐湿疣等多种生殖道疾病,部分型别的HPV还有潜在的致癌性。HPV所致最常见的疾病为寻常疣,约占感染总数50%,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多见。治疗上以传统的理化方法为主,如液氮冷冻、高频电灼、CO2激光汽化、化学腐蚀、细胞毒类药物
会议
钠离子电池(SIBs)因元素丰度高、成本低,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探索潜在的适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高容量转化型负极材料硫化铁因元素丰度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关注。以活性大红染料为碳源,通过溶剂除杂和高温退火过程合成了小于2 nm超薄氮、硫掺杂碳材料包裹二硫化铁(FeS2/N,S-C)微米颗粒复合材料。三维连续的碳网络与杂原子掺杂,能够协同促进快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