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神经精神症状预后及cTTP临床诊治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属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wasculardisease,TMA)的一种,该病发病急骤,死亡率高,其病因为ADAMTS13缺乏。根据病因可将TTP分为获得性TTP(Acquie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TTP)和遗传性 TTP(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TP)。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五联征”,当微血栓形成于脑部可表现神经精神症状。TTP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神经精神表现,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神经系统症状逐步好转,而一部分患者则长期遗留精神神经症状,极大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目前对TTP神经精神症状研究仍在探索阶段,尚无定论。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占TTP的5%左右,临床较少见,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有待进一步归纳总结。目的本课题研究目的包括:1.综合分析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表现、治疗策略和预后情况,分析与患者神经精神预后相关的指标及影响因素,探索改善TTP患者神经精神预后的治疗策略;2.总结5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合文献资料探讨规范化cTTP的临床诊治。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08月本实验室登记并确诊的50例TTP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比较病程中TTP患者神经症状变化及预后情况,分析与神经精神症状预后可能相关的临床指标、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指导TTP患者长期神经精神症状预测及个体化治疗。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2.收集5例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信息,分析患者发病年龄、疾病表现、个人史、家族史、误诊情况等临床资料,观察血浆输注疗效和器官功能评估等治疗结局;结合血浆ADAMTS13活性测定及ADAMTS13基因突变分析,探讨cTTP临床表现、治疗结局与ADAMTS13基因突变间的相互内在联系。结果1.50例TTP患者中遗传性TTP 5例,获得性TTP 45例。遗传性TTP患者中,1例为婴儿期发病,2例由妊娠或分娩诱发,2例为青少年或成年发病,占总例数的10%;其余45例获得性TTP患者均属特发性TTP,占总例数的90%。其中28例(占总例数的56.0%)系发病原因不明,8例(占总例数的16.0%)伴有免疫系统疾病,4例(占总例数的8.0%)伴有感染,3例(占总例数的6.0%)与妊娠或分娩相关,2例(占总例数的4.0%)伴有恶性肿瘤疾病。本组TTP患者总计死亡6例,治疗死亡率为12%;其中3例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死亡;另3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或疗效不佳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院外随访均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2.统计分析50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中仅有8例(占16.0%)出现典型五联征表现(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及肾脏损害)。本研究组TTP患者以血小板减少(100%)、微血管病性溶血(96%)、神经精神症状(84.0%)较为多见,而发热(38.0%)及肾脏损害(30%)相对少见。42例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神经症状,具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占72%)比仅有头痛或头晕(占12%)的患者更常见。3.本组50例TTP患者中有23例(46.0%)存在MRI改变,42例(84.0%)出现不同程度神经精神症状,其中,37例(88.1%)患者于发病后0~16h自行改善,或在血浆置换启动后逐渐改善。对出院后44例长期生存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其中有26例出院后无明显神经系统异常表现,18例出现不同的神经精神后遗症,其中记忆力下降3例,语言表达能力下降2例,运动/感觉异常5例,反应/计算能力下降3例,性格改变5例。急性发病期初始神经症状具有短暂且波动的特点,与患者头颅MRI改变及长期神经精神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格拉斯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及MRI结果与患者神经精神预后相关。在治疗策略上,对初次发病患者加用神经精神类药物,其出现长期神经精神症状频率明显降低(95%可信区间,P=0.012)。对于多次发病患者,是否加用神经精神类药物,其预后无明显差异(95%可信区间,P=0.400)。4.分析了 5例遗传性TTP临床特征,发现起病年龄除1例为1岁时起病外,其余在儿童期或成年时期;主要表现为明显血小板减少、贫血、各种程度神经系统受累表现;既往多被疑诊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例女性患者因妊娠诱发,其他病例存在感染诱因。所有病例均检出ADAMTS13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区域与患者临床表现及器官损伤程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治疗性和预防性血浆输注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TTP患者的神经神经症状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轻重程度不一。大部分患者的神经症状可自行缓解,或在血浆置换后逐渐改善。46%的患者存在影像学改变,规范治疗后,41%的患者出现神经精神后遗症。通过急性发病期对患者进行格拉斯评分及头颅MRI检查,可以预测患者出现神经精神预后的风险。对初次发病患者加用神经精神类药物,并在规范化治疗后采取康复治疗、功能锻炼等方法,可对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对于cTTP患者,其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严密病情分析、ADAMTS13活性检测和基因突变分析可以确立诊断。预防性血浆输注对减少疾病发作、保护脏器功能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存储系统性能,必须考虑数据项的受欢迎程度,以使访问存储单元的频率尽可能一致.为此,Dau和Milenkovic在2018年提出了一种按照受欢迎程度对数据项进行排序的组合模型——点标号斯坦纳系,点用0,1,…,v-1标号,将数据项和存储单元分别与斯坦纳系中的点和区组相关联,使最大区组和与最小区组和的差DiffSum尽可能地小,以便相对应的访问存储单元的频率尽可能一致.他们也给出了点标号斯坦纳
学位
本文主要讨论一类带有强迫项二阶次线性位势Liénard型方程x+f(x)(x)2+g(x)=p (t)解的有界性问题.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二阶方程解的有界性问题的历史背景,研究进展,并引出本文研究的Liénard方程模型及主要结论.本文的证明方法是KAM方法.为了建立证明框架,我们首先在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文中需要用到的相关基本概念、性质结论等一些准备知识.第三部分,在相应的作
学位
伴随着计算机视觉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和大型数据集的逐渐普及,以往立体视觉深度估计中的依赖像素问题和依赖先验知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并带来了能够恢复丢失深度维度的方法。本文就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双目深度估计算法AANet(Adaptive Aggregation Network for Efficient Stereo Matching)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注意力机制模块,可变形卷积以及图卷
学位
印度天才数学家Ramanujan在整数分拆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得到的关于分拆函数p(n)的著名同余式、恒等式激发了后人的诸多研究.受到Ramanujan的工作的启发,本文通过研究奇秩生成函数的5-分解,证明了奇秩的相关算术性质.利用类似的方法,我们还研究了 Ramanujan的仿theta函数ρ(q)的2-分解、3-分解,从而得到了关于它的展开系数的一些恒等式.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介绍本文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oluble,s)TAM(Tyro 3-Axl-Mer的简称)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水平,初步分析TAM受体在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R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和疾病活动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TAM受体在RA中的表达水平,以期为RA的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苏州大学附
学位
探究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满足了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2001年课程改革后,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均提出开设探究活动版块,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反思验证的能力,但探究教学与传统数学启发式课堂融合进程缓慢.微探究教学作为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探究活动,能够在两者之间建立衔接,如何设计并在课堂中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微探究活动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
学位
目的:2006年蒙特利尔共识意见指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亚型之一为伴随食管外症状,咽喉反流是食管外症状的特征之一。对于伴有咽喉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唾液胃蛋白酶检测作为一项经济、便捷且非侵入性的新型诊断方法倍受关注。本研究以24小时多通道腔内阻抗(multichann
学位
学生在各种现实世界情境下进行数学推理并表示、运用和解释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PISA数学素养测评中倍受重视.近年来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也呈现出问题情境化的命题趋向,更加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前初三学生数学情境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如何以及怎样培养这种能力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测试法以及访谈法.首先,本研究在阅读“数学情
学位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师生互动形式.“问什么”与“怎么问”是影响提问质量的两个主要因素.鉴于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关于教师的提问内容以及提问方式的实证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地丰富.因此,以“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这一节课为例,本研究对其中的教师提问内容以及提问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本研究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根据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
学位
数学阅读与写作既是课程标准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深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本研究以数学阅读与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当前初中数学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上存在哪些困难?(2)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有哪些特征?(3)如何利用教材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数学阅读与写作活动?对此,采取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混合研究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阅读材料”的使用现状及困难;对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