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甘胶囊制剂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以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参甘胶囊为研究对象,对其制剂工艺和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质量标准展开研究,为参甘胶囊的新药申报奠定研究基础。  方法与结果:  1.参甘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  根据处方中药味有效成分理化性质拟定制剂工艺路线。采用L9(34)正交试验分别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量为考察因素,并以甘草苷和甘草酸的浸出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提两次,加水量分别为8,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h、1h;以药液密度、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为考察因素,以甘草苷和甘草酸浸出量和浸膏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确定浓缩干燥工艺条件为:药液密度1.08,进风温度150℃,出风温度90℃。以不同辅料与药物干膏粉吸湿性与流动性对制剂成型工艺进行考察,确定本品成型工艺过程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60%以下进行则最理想。  2.参甘胶囊的薄层鉴别  对方中药味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筛选,建立了甘草、三七、丹参、川芎、桂枝的薄层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分离度良好、重现性好、专属性强,本法可用于参甘胶囊的定性鉴别和质量控制。  3.参甘胶囊的指纹图谱研究  建立了测定参甘胶囊的HPLC色谱指纹谱,并对10批次的参甘胶囊制剂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指认了11个共有峰中的8个成分,分别为原儿茶醛、甘草苷、甘草素、党参炔苷、三七皂苷R1、丹酚酸B、桂皮酸、甘草酸。经相似度分析,相似度均大于0.9,所建立的指纹谱可用于评价制剂质量的均一性与稳定性。  4.参甘胶囊的体内过程研究  采用HPLC-MS/MS技术研究参甘胶囊制剂在灌胃给药后的入血成分,为建立基于药效物质的质量标准研究奠定基础。  5.参甘胶囊的含量测定  在确定药效物质的基础上,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参甘胶囊中甘草苷、三七皂苷R1、丹酚酸B、桂皮酸、甘草酸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甘草苷的含量为5.310~5.845mg/g,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为4.102~4.672mg/g,丹酚酸B的含量为23.21~24.16mg/g,桂皮酸的含量为0.4061~0.4314mg/g,甘草酸的含量为8.006~8.412mg/g。本方法的前处理方便、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结论:  本研究确立了参甘胶囊的制备工艺、薄层鉴别方法以及用于考察制剂稳定性的色谱指纹谱,同时通过入血成分的研究建立了基于药效基础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作为质量控制指标,为参甘胶囊的新药申报奠定研究基础。
其他文献
去年夏天,在相对平淡的传媒市场上,手机报纸的推广着实火了一把。7月份,浙江迎来了手机报纸的高潮,《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和《温州日报》等三家报业集团以及《瑞丽》杂
银杏酮酯(GBE50)为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银杏叶制剂原料药,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取得良好疗效。目前质量标准中进行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含量测定和致
问题的提出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有一幅名作,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Gauguin,Where Do We Come From?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隐喻了生活在地
风俗画顾名思义是以描绘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它始于汉代,在辽阳、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中都可以看到类似题材的运用.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仅次于癌症。据统计我国冠心病平均发病率为6.42%,其死亡率为1.55%,占死亡构成比的25.67%,但目前防冶药物与方法尚无大的突破。为此,研究
中药复方的核心是合理的配伍,效应可出现在中药用药的药动学环节、药效学环节。中药复方的研究体现了化学成分的有机配伍和多环节、多靶点的协同作用。但目前少见从药剂学环节
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是毛莨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部位是高乌头的干燥根,又名穿心莲、麻布袋、口袋七等。主要分布于
目的:研究波罗蜜属(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in,又称Jackfruit或Jack tree)药用植物提取物ACR-2、ACR-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抗肿瘤新
研究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炎性、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在炎性细胞浸润后,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七叶胆苷Ⅸ(Gypeno sideⅨ,Ⅸ)、越南人参皂苷R7(Vinaginsenoside R7,R7)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