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家庭精神保障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枣庄市峄城区的调查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而留守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农村留守老人是伴随着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加大、频次加快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移,动摇了家庭养老的根基,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农村青壮年作为农村老人首要赡养责任人的缺位,使农村留守老人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尤以精神保障不足最为突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研究当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在精神保障方面面临的困境,进而对困境背后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缓解留守老人精神保障困境的对策建议。  文章主要以社会支持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依托,通过结构式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资料,利用SPSS作为文章的主要数据分析工具,最终通过图表数据的量化形式对留守老人面临的精神保障困境进行研究分析。  笔者主要以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家庭团聚、子女孝顺、亲朋邻里互动和老人精神健康等指标为衡量体系,分析留守老人的精神保障程度和相关关系。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农村留守老人主要存在着以下方面的精神保障问题:一是孤独感强烈;二是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三是子女关心不够;四是“婚姻需求”难以实现;五是经济基础薄弱;六是精神保障维权困难。探究这些困境的背后成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社会主体缺乏对老人精神需求的关心;二是农村城镇化效果不佳,精神保障缺乏空间保证;三是政策法规落地施行困难,精神保障权益难以维护;四是低适应能力导致的老人社会参与不足,自我精神保障缺乏必须基础;五是传统孝文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冲击家庭精神保障功能。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避免故土“空心化”;加快城乡融合,使“携母入城”成为可能;社会多方发力,共筑关爱农村留守老人氛围;发挥留守老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进行解决和完善。
其他文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政府作为治理体系的核心,在实现国家治
随着网络媒体、潜在进入者等竞争要素的冲击和影响,纸质媒体进入了“微利时代”,报业历经“拐点”后,一些弱势的或者没有市场基础的报刊将“消亡”,而一些报业集团在创新、改
电脑网络的迅速发展,数字新技术使一种崭新的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诞生,它形成了自身一系列的特色。本文结合传统写作与传播方式,阐述了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的10种转播。 The r
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地方高校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因为教育质量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存亡、更是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然而,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大,但教育质
滑雪,本是几千年前人类为了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生存所发明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滑雪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一项体育运动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项目,并走向产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农村地区,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以及农民观念的转变,并且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与农村结构的调整,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成为必然的趋势。随着国家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高中教育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上具有较高的难度,如果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以及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难以高效地开展学习,吸收理解教材内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