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十二五规划提出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能源效率被称为“第五类能源”。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源效率的涵义是什么,以及能源效率如何测算?为了明确能源效率测算方面的理论模型,我们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更适合来描述中国的能源效率水平。为了更好的比较同处于效率前沿的决策单元(即省份、地区或产业部门)的效率,我们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其进行估算。而为了更好的估计能源消耗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利用MLT方法的或者INP方法对非期望产出进行转换,并且运用了DEA-SBM模型对加入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效率水平究竟有多大的差距?知识要素对能源效率水平的影响如何?加入非期望产出的中国能源效率呈现怎样的特征?
本文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结合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与其他OECD国家的能源效率进行估算和比较,发现能源消耗强度指标会相对夸大能源效率差距。而当考虑知识投入时,中国与能源效率先进水平国家差距比未考虑的情形反而拉大了。为了进一步细致区分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情况,我们基于CCR模型测算了1995年-2009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分别用INP方法和MLT方法处理了非期望产出,并将其纳入了DEA模型后,对1989-2009年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运用DEA-SBM模型对加入了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估计,得到了1989-2009年中国29个省份包含环境约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我们发现,中国地区之间的能源效率在横向来看,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在纵向来看,呈现先升高后微弱下降的一个趋势,其转折点大概在2000年左右。其可能的解释是,经济发达地区运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提高能源效率,而能源消耗较多的地方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都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转折点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重工业化阶段所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的差距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能源消耗强度和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否会最终收敛?为此,我们对所得到的能源消耗强度、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收敛分析。在验证能源利用效率的绝对β收敛时,我们发现能源消耗强度、使用MLT方法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及使用DEA-SBM模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都存在绝对β收敛,即能源利用效率落后的地区通过加速提高能源使用的利用程度,节约能源,可以缩小了与能源利用效率先进地区的差距。而后,为了我们加入了四个控制变量,分别是加入了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劳动力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计量分析,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省、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条件β收敛?实证的结果同时表明,三个能源利用效率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且都在1%或者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其中劳动力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与对外开放程度的系数一般为正,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系数一般为负,但不同的估计所使用的模型不同。
本文在分析了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后,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估计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从分解的结果看,2005-2009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累计增长率为30%,总体上呈现了上升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了较大贡献,平均增长率为5.6%,而技术效率却仅为1.3%。以2007年为分界,2005-2007年,我国制造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上升阶段,2007-2009年为下降阶段。其次,为了研究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重点针对2005-2009年制造业29个行业展开研究。从回归结果中可以发现,科技人员、技术引进、吸收能力、FDI对技术进步影响均比较显著。此外,技术引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并没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而对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技术吸收能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中国能源效率整体上仍然偏低,但结合本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地区之间加强技术交流和技术扩散,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技术研发能力等来提升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效率,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而破解资源、环境的约束。
本文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结合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与其他OECD国家的能源效率进行估算和比较,发现能源消耗强度指标会相对夸大能源效率差距。而当考虑知识投入时,中国与能源效率先进水平国家差距比未考虑的情形反而拉大了。为了进一步细致区分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情况,我们基于CCR模型测算了1995年-2009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分别用INP方法和MLT方法处理了非期望产出,并将其纳入了DEA模型后,对1989-2009年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运用DEA-SBM模型对加入了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估计,得到了1989-2009年中国29个省份包含环境约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我们发现,中国地区之间的能源效率在横向来看,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在纵向来看,呈现先升高后微弱下降的一个趋势,其转折点大概在2000年左右。其可能的解释是,经济发达地区运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提高能源效率,而能源消耗较多的地方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都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转折点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重工业化阶段所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的差距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能源消耗强度和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否会最终收敛?为此,我们对所得到的能源消耗强度、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收敛分析。在验证能源利用效率的绝对β收敛时,我们发现能源消耗强度、使用MLT方法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以及使用DEA-SBM模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都存在绝对β收敛,即能源利用效率落后的地区通过加速提高能源使用的利用程度,节约能源,可以缩小了与能源利用效率先进地区的差距。而后,为了我们加入了四个控制变量,分别是加入了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劳动力平均实际GDP增长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个能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计量分析,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省、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否存在条件β收敛?实证的结果同时表明,三个能源利用效率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且都在1%或者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其中劳动力平均实际GDP增长率与对外开放程度的系数一般为正,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系数一般为负,但不同的估计所使用的模型不同。
本文在分析了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后,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估计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从分解的结果看,2005-2009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约为7%,累计增长率为30%,总体上呈现了上升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了较大贡献,平均增长率为5.6%,而技术效率却仅为1.3%。以2007年为分界,2005-2007年,我国制造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上升阶段,2007-2009年为下降阶段。其次,为了研究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重点针对2005-2009年制造业29个行业展开研究。从回归结果中可以发现,科技人员、技术引进、吸收能力、FDI对技术进步影响均比较显著。此外,技术引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并没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而对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技术吸收能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中国能源效率整体上仍然偏低,但结合本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地区之间加强技术交流和技术扩散,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技术研发能力等来提升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效率,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从而破解资源、环境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