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SIRT3轴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相关铁死亡保护心肌细胞抵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le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缺血性心肌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引发了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线粒体损伤和随后的铁死亡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主要原因。MIRI已成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MIRI的机制仍然未知,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阐明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Sirtuin1(SIRT1)和Sirtuin3(SIRT3)是沉默信息调节器2(SIR2)蛋白家族的两个充分表征的成员。SIRT1和SIRT3都已被证明在保护心肌细胞抵抗MIRI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过去针对SIRT1和SIRT3与MIRI的关系开展的研究多集中在这两者之一的单基因层面,而关于两者间的协作关系则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SIRT1与SIRT3的内在联系及其在MIRI过程中与线粒体自噬相关铁死亡的关系。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结合细胞实验发现SIRT1与SIRT3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表达异常,两者存在表达上的相互抑制,且两者形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调控轴,该轴可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调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的动态平衡,以此来调控细胞铁死亡过程,保护心肌细胞抵抗因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因此,本研究对SIRT1及SIRT3在MIRI中的角色定位有了些新的发现及看法,可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第一部分:SIRT1/SIRT3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的表达及其表达相关性分析背景:目前的研究中,SIRT1/SIRT3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不明确且存在不少矛盾的地方;另外,SIRT1/SIRT3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也不明确。目的:从基因层面探讨SIRT1/SIRT3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通过细胞实验从分子水平验证所分析的结果,初步分析SIRT1/SIRT3在缺血性心肌病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我们首先利用R软件中“merge”函数合并来自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组织样品数据集GSE5406,GSE1869及GSE974;同样方法合并来自GEO数据库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外周血样品数据集GSE48060及GSE97320;“Combat”函数去除批次效应以后,提取SIRT1及SIRT3表达数据矩阵,利用R软件中“ggboxplot”可视化基因表达结果;“ggscatter”可视化表达相关性结果。随后,通过体外构建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结合基因敲除技术验证SIRT1/SIRT3表达及其表达相关性,从而明确SIRT1与SIRT3的内在联系,并证实SIRT1-SIRT3轴的存在。结果:SIRT1表达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及外周血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SIRT3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SIRT1与SIRT3表达在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及外周血中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体外细胞H/R模型验证了上述结果,发现SIRT1在H/R组中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IRT3在两组中表达无明显变化。有趣的是,sh SIRT3组中SIRT1表达显著增加,且sh SIRT1+sh SIRT3组SIRT1表达也显著高于sh SIRT1组中表达(P<0.05);更为有趣的是,sh SIRT1组SIRT3表达也显著增加,且sh SIRT1+sh SIRT3组SIRT3表达也显著高于sh SIRT3组中表达(P<0.05)。结论:SIRT1及SIRT3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表达异常,且两者形成了具有表达上相互抑制的调控轴,通过该轴参与了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第二部分:SIRT1-SIRT3轴的异常通过铁死亡促进MIRI的发生发展背景: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伴随着铁死亡的发生。线粒体损伤及随后的铁死亡是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前面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SIRT1-SIRT3轴表达改变会引起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因此,我们推测SIRT1-SIRT3轴与铁死亡存在着关联,可能参与了铁死亡的调控,进而参与MIRI的发生发展。目的:本部分实验拟研究SIRT1-SIRT3轴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关系及其对铁死亡的具体影响。方法:我们首先从公共数据集GEO116250中提取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矩阵,经表达差异分析后,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提取核心差异基因,最后对SIRT1/SIRT3与这些核心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基因层面初步评估SIRT1/SIRT3与铁死亡的相关性。随后,我们通过细胞模型实验验证上述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SIRT1/SIRT3对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具体影响。应用基因敲除技术下调H9c2细胞中SIRT1及SIRT3蛋白的表达并经H/R损伤处理后,应用Fe2+检测试剂盒检测Fe2+浓度变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法检测MDA含量变化;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损伤程度。结果:我们从GEO116250数据集中提取了218个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微阵列数据,经过差异表达分析,提取出了1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8个上调表达基因,7个下调表达基因;接着,用LASSO算法进一步提取出了3个铁死亡相关的核心差异基因。经相关性分析发现,SIRT1/SIRT3与这3个核心差异基因密切相关(P<0.05)。随后,我们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H9c2细胞系中SIRT1和SIRT3蛋白的表达并经H/R处理后,我们发现SIRT1及SIRT3干扰组中Fe2+浓度、MDA含量及线粒体受损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但是SIRT1干扰组与SIRT3干扰组相比,上述表征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SIRT1-SIRT3轴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铁死亡密切相关;SIRT1-SIRT3轴表达沉默会引起心肌细胞铁死亡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SIRT1-SIRT3轴的表达异常通过铁死亡促进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此外,本部分表征还进一步证实SIRT1与SIRT3形成的是一种既有相互抑制且又缺一不可的调控轴。第三部分:SIRT1-SIRT3轴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的铁死亡过程背景:线粒体自噬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细胞铁死亡增加,以往的研究表明SIRT1及SIRT3均与自噬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推断SIRT1-SIRT3轴是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的动态平衡来调控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的。目的:本部分我们拟进一步深入研究SIRT1-SIRT3轴调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具体机制及其调控信号通路。方法:我们从公共数据集GEO116250中提取线粒体自噬相关的基因微阵列数据,经相关性分析后,找出与SIRT1/SIRT3密切相关的基因,随后应用细胞模型加以验证并深入探讨。在实验验证部分,我们应用基因敲除技术沉默H9c2细胞中SIRT1及SIRT3蛋白的表达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以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最后从这些自噬相关蛋白中挑取其中的关键分子,敲除其表达后观察细胞铁死亡相关表型的变化以验证该信号通路,并观察SIRT1的激动剂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和/或SIRT3的激动剂和厚朴酚(Honokiol,HKL)能否逆转该关键分子表达沉默造成的影响。结果:我们发现SIRT1-SIRT3轴基因表达的改变伴随着PINK1/Parkin信号通路基因中PINK1,Parkin,LC3及P62/SQSTM1表达的改变,该结果得到了体外细胞模型实验验证。在H9c2细胞株中敲低PINK1蛋白表达后,细胞出现了与SIRT1-SIRT3轴表达沉默一致的铁死亡表征:Fe2+浓度增加、MDA含量增加及线粒体受损比例增加等现象(P<0.05),而Res及HKL均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P<0.05)。结论:SIRT1-SIRT3轴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的动态平衡进而调控心肌细胞的铁死亡过程;SIRT1-SIRT3轴的表达异常通过线粒体自噬依赖性的铁死亡促进MIRI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公路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多使得桥梁长度持续增加,开始广泛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这项技术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且成本低廉,但受到技术隐蔽性的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文中以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为着手点,分析做好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措施。
期刊
背景: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一种最常见的骨骼原发实体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60%左右的骨肉瘤患者年龄在25岁以下。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美国每年大约有1000例新诊断为骨肉瘤的病例。骨肉瘤的原发部位为股骨远端(43%)、胫骨近端(23%)和肱骨(10%)。该疾病恶性程度高,具有高复发性、高侵袭性及高转移率等特点,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以及联合治疗。20世
学位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和前列腺癌,位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定期体检越来越重视,RCC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2021年美国新发RCC患者超过7万例。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 RCC 最
学位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部近期开展的数字孪生建设重点工作之一。为规范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统一标准,结合水利部印发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从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定义出发,探讨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内涵本质。通过对工程建设要求分析,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详述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总体框架结构,对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期刊
<正>导语: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也持续推进。为全面开展"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司法部相继下发多项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在顶层设计相关文件中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打造全国"纵横贯通、全面覆盖、深度融合、智能高效、安全可控"的司法行政信息化体系,实现"指挥处置全局可视化、执法管理科学智能化、社会服务移动互联化、数据应用全面精
期刊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是近年来智慧水利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围绕大数据相关技术及应用在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成功实践,对智慧水利数字孪生工程的管理及其应用方案进行了介绍,重点探讨了智慧水利数字孪生工程的顶层设计、技术框架以及大数据应用成效等。
期刊
前言肺癌现为全球肿瘤发病率里排行第二,死亡率排行第一的疾病。虽然肺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其复发率与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肺癌的研究因缺乏一个有效的体外模型而导致研究进展有限。如今,2D细胞系模型和人源异种移植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已成为肺癌研究模型的金标准。2D细胞系模型因其低成本、简单快速的特点在实验研究中广泛应用。但是2D细胞系
学位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是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与关键。聚焦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需求,有必要结合数字孪生建设,开展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警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工程运行安全保障水平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介绍了基于数字孪生平台的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预警技术的总体框架,针对工程安全监测感知体系和工程安全模型库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构建了具有“四预”功能的工程安全智能业务应用。目前,研究成果已在数字孪生江垭皂市工程
期刊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膀胱癌已成为全球第十大最常见癌症,在泌尿系统肿瘤排名最高,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呈上升趋势。尽管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迅速发展,但膀胱癌整体治疗效果改善仍然不明显,特别是肌层浸润型,有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发生淋巴和脏器转移,术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寻找新的膀胱癌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来改善膀胱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多项研究证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肺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仅2020年,全球新增患者220万,为全球第二大常见癌症和肿瘤致死的首要病因,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组织类型,占比约85%。近年来,随着新型治疗技术的不断研发并投入临床,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但由于快速进展和远处转移,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