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诗文中的家国情怀与漂泊意识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7454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题为《柳如是诗文中的家国情怀与漂泊意识》,共分为三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本文论述了柳如是诗文中的家国情怀。并把她与同时期的其他三位女作家——王端淑、徐灿、刘淑进行对比,旁及与柳如是交往的陈子龙、钱谦益诸人,认为柳如是的家国情怀的产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与徐灿相比,柳如是一生没有向清廷妥协的任何举动。与刘淑相比,柳如是在反清过程中从未掩盖自己的性别特征。因此,她的家国情怀远在一般女子之上。 其次论述了柳如是诗文中的漂泊意识,认为漂泊意识既是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代主题,也是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所决定的,而并非柳如是所独有。而她在择人而嫁的过程中体现着对命运的抗争。本文简略笺释了柳如是与汪汝谦的唱和诗,认为她与汪汝谦的交往,与《柳如是别传》中所论述的知己之交不同。汪汝谦正是柳如是首先选择和依靠的对象,只是他辜负了柳如是,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姻缘,是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本文把柳如是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看待,分析了“秦淮八艳”产生的历史根源与时代背景,认为柳如是的产生有着时代的必然性。并把柳如是与董小宛和顾眉进行对比,认为《柳如是别传》一书的产生,即是因为陈寅恪先生对于女性作家与作品的偏爱,也因为柳如是不肯居于人下的性格暗合于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这一巨著的产生,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论文以中西方寓言理论为根基,以总体性研究为指导,在继承、总结和借鉴以往学界对于《镜花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从有关的文学传统出发对《镜花缘》小说作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具
加拿大著名传播理论家哈罗德·英尼斯从媒介研究的角度,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现代性批判的路径。 英尼斯认为,传播媒介自身的性质,对知识在空间维度上或时间维度上的传播具有重要
目的探讨苯并(a)芘(BaP)对小鼠肝细胞凋亡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ICR小鼠灌胃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20、40mg/kg,应用吖啶橙/溴化乙啶(A0/EB)荧光双染法检测肝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assive control for a class of linear time delay system with norm bounded time varying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by using a linear ma
汉语特殊句式是以特殊的形式来表示,它的语义是从组成成分及相关的句式的语义自然推导出来的。汉语特殊句式还体现了汉族人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表达原则。因此汉语特殊句式历来
在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把字句的学习和使用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把字句的过程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学界一致认为,把字句是汉语教学中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宋元易代,天翻地覆慨而慷,青史凭谁定是非?无数可歌可泣的事件,形诸()笔端,咏之于口吻,遂有诸多遗民诗人,兴起江湖之上,悲啸山林之中,而《谷音》于是乎成集。前人多以《谷音》诸作者
学位
晚清著名小说家李伯元在其移居上海的职业办报生涯中,写下了大量揭露中国社会时弊的作品,其中有不少篇幅涉及对西方风物及人物的描写。但长期来学界对李伯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
通过数据统计、实际测定,并结合新密矿区其他突出矿井的相关参数综合分析,系统地开展了白坪煤矿矿煤与瓦斯突出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得研究,为白坪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