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女性之歌——《所罗门之歌》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解读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为弱势种族、性别和文化群体的代表,莫里森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视角,致力于黑人女性主义创作。莫里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对处于白人文化挤压下的非裔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描写。   本论文结合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家柯林斯所总结的两大黑人女性主义主题,即“向白人文学强加于黑人妇女的刻板人物形象提出挑战”和“种族主义内在化对黑人妇女的精神迫害”,重点剖析《所罗门之歌》中遭受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的遭遇与抗争,并深刻反思其生存出路,由此揭示出作品中所蕴涵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作者托妮·莫里森的文坛地位、主要作品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对《所罗门之歌》进行简要介绍,梳理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并揭示论文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阐述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的观点和主张,重点介绍柯林斯总结的两个黑人女性主义主题。第三章以挑战黑人妇女在白人文学中的刻板形象为理论基础,分别分析小说中理想的黑人女家长和可敬的黑人女仆形象,以驳斥白人文学对黑人女性的歪曲定义,并说明黑人女性唯有扎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传承黑人文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第四章深入分析小说中一个黑人女孩的悲剧命运,揭示“种族内在化”,特别是白人的审美观内在化对黑人女性的精神摧残与迫害,并分析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回顾全文。《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唯一一部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但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反映了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体现了黑人女性主义主题和黑人女性主义思想。事实上《所罗门之歌》是一曲黑人女性之歌。
其他文献
美国人类语言学者帕尔默1996年出版了专著《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将认知语言学与美国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三大传统博厄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和会话民俗学加以整合,在此基础上
以释意理论为指导,以翻译即译意的翻译本质为切入点,以林译现象为主体,文章指出翻译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转←→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活动表现为译者通过语言符号
珍妮特·温特森被誉为英国当代一位“富有争议又创新的作家”。她以其独特的视角来描写女性的命运,关注女性的发展以及女性对自身自由的渴望和探索。她的作品因为独特的叙事手
中国的英语教学由来已久,然而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以往的英语教学要么过于重视语法教学而忽略了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致使大部分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要么过于重视语言
学位
拉尔夫·埃里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描写了一位黑人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许多批评家从多种角度解读和评价《看不见的人》,但很少有人以美国社会中对黑人的“排斥”和
语言学习者除了要掌握足够的目标语语言知识,还要具有必要的语用能力。然而长久以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中国的英语教学对语用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即使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