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地的规范流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国承包耕地流转的比例都在逐年增加,但我国的农地流转还处在初级阶段,流转规模和流转比率都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农地占有的细碎化与农地的大规模经营存在冲突,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是基于口头协议,没有规范的合同标准,导致流转纠纷频发,农民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这些问题间接影响了农民进行农地流转的意愿,也成为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的障碍,农地流转的规范进行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全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详细梳理文献综述,研究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流转的意义,观察不同学者就上述几个方面的看法,同时就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基于河南省百县千村入户数据,对河南省农地流转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在第四部分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农地流转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显著程度,第五部分为建议与结论。
本项研究就土地流转问题所得到的认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依据河南省百县千村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得出,河南省农村地区有效样本中进行土地流转的比例为42.75%,没有进行流转的比例为57.25%,流转的比例还不是很高。另外农户流转行为缺乏规范性以及流转行为地缘性,其中没有签订流转合同的占据大多数,比例为56.25%,流转对象大都是本村,比例为66.97%,由于地缘性,农户本着互帮互助的原则,没有签订合同,但不签订合同缺乏约束力,也从侧面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范进行。在个人特征方面,20-30岁的时候,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占比差距为55.56%,而到了61岁及以上的时候,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差距缩短为43.32%,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倾向于转入土地,由于农村较低的保障水平,人们更倾向于转入土地,让自己年老之后有最后的保障。另外,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流转占比从37.14%下降到13.21%,而未流转占比从62.86%上升到到86.79%,不识字的情况下,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占比差距为35.72%,而到了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以及上的时候,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差距扩大为73.58%,也就是说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不进行土地流转的趋向增大,尤其是不想转入,受教育水平提高,人们额外的技能增加,有更多的选择,获取价值不仅仅只局限于土地之上。
为了更深入的探讨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的显著程度,我们用logisi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又因为农地转入和转出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所以在本文里我们对其分别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
在农地流转方面,受教育程度这一解释变量在农地流转中并不显著,其他解释变量均显著,户主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待在学校的时间越长,对土地耕种方面的了解越浅,甚至都不道该如何耕种,从而更愿意进行农地流转,另一方面,张蕾(2019)认为教育程度越高越会在大城市生活,但压力也就越大,保有自己的耕地可做自己最后的退路,不至于以后发展不好,连退路都没有,另外,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会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保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可做心灵的港湾。在农地转入方面,土地承包面积与农地转入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与农地转入呈负相关关系,其他解释变量并不显著。在农地转出方面,这五个解释变量与农地转出均显著。
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我们用代理变量对农地流转、农地转入、农地转出均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稳健性较好。并且根据上述的分析论证,我们从农户、流转中介、政府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土地流转相关建议:农户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自身利益,正确认识流转行为,中介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使信息公开透明,政府应提升农村保障水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
全文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河南省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详细梳理文献综述,研究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流转的意义,观察不同学者就上述几个方面的看法,同时就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基于河南省百县千村入户数据,对河南省农地流转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在第四部分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农地流转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显著程度,第五部分为建议与结论。
本项研究就土地流转问题所得到的认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依据河南省百县千村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得出,河南省农村地区有效样本中进行土地流转的比例为42.75%,没有进行流转的比例为57.25%,流转的比例还不是很高。另外农户流转行为缺乏规范性以及流转行为地缘性,其中没有签订流转合同的占据大多数,比例为56.25%,流转对象大都是本村,比例为66.97%,由于地缘性,农户本着互帮互助的原则,没有签订合同,但不签订合同缺乏约束力,也从侧面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范进行。在个人特征方面,20-30岁的时候,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占比差距为55.56%,而到了61岁及以上的时候,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差距缩短为43.32%,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倾向于转入土地,由于农村较低的保障水平,人们更倾向于转入土地,让自己年老之后有最后的保障。另外,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流转占比从37.14%下降到13.21%,而未流转占比从62.86%上升到到86.79%,不识字的情况下,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占比差距为35.72%,而到了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以及上的时候,转入与未流转之间的差距扩大为73.58%,也就是说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不进行土地流转的趋向增大,尤其是不想转入,受教育水平提高,人们额外的技能增加,有更多的选择,获取价值不仅仅只局限于土地之上。
为了更深入的探讨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的显著程度,我们用logisi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又因为农地转入和转出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所以在本文里我们对其分别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
在农地流转方面,受教育程度这一解释变量在农地流转中并不显著,其他解释变量均显著,户主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待在学校的时间越长,对土地耕种方面的了解越浅,甚至都不道该如何耕种,从而更愿意进行农地流转,另一方面,张蕾(2019)认为教育程度越高越会在大城市生活,但压力也就越大,保有自己的耕地可做自己最后的退路,不至于以后发展不好,连退路都没有,另外,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会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保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可做心灵的港湾。在农地转入方面,土地承包面积与农地转入呈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与农地转入呈负相关关系,其他解释变量并不显著。在农地转出方面,这五个解释变量与农地转出均显著。
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我们用代理变量对农地流转、农地转入、农地转出均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稳健性较好。并且根据上述的分析论证,我们从农户、流转中介、政府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土地流转相关建议:农户应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自身利益,正确认识流转行为,中介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使信息公开透明,政府应提升农村保障水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促进农村经济良好发展。